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98)
报纸(1973)
学位论文(117)
图书(63)
会议论文(3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02)
历史名人 (781)
按年份分组
2014(519)
2013(320)
2012(566)
2011(432)
2010(468)
2009(421)
2007(299)
1981(27)
1957(9)
按来源分组
名作欣赏(24)
舞蹈(17)
文学遗产(11)
学语文(4)
中国音乐(3)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文史月刊(1)
商品与质量(焦点关注)(1)
蒲剧艺术(1)
“为诗章,讲动情肠”——杜丽娘的经典阅读与情感发生关系之解析
作者:谢雍君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经典阅读  情感发生  诗经  女性教育  汤显祖  家庭教育  牡丹亭  明清时期  阅读经典 
描述:一在明清社会里,由于严男女之大防等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女性的生活空间仍然受到极大的限制,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远远不如男性。在这种情势下,对于中上层社会的女性来说,私塾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她们一般的受教育模式。最为常见的情况,就是富贵家庭聘请
春色如许《牡丹亭》――大型舞剧《牡丹亭》主创人员访谈录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由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排演的大型舞剧《牡丹亭》再次搬上舞台,它以全新的艺术手法演绎了经典的爱情故事,歌颂了至
在《牡丹亭》显示的石道姑之人物形象
作者:金玉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石道姑  石道姑  形象  形象  猥亵  猥亵  幽魂  幽魂  還生  還生  封建禮教  封建禮教 
描述:不可能的爱情自由地表现了出来.以青春男女渴望爱情为主体的作品中,理所当然少不了对性的描写.但是在明清时期严格的封建制度下,性的描写,绝对是伦理道德所不可能容纳的,因此作者创作了以梦为素材的文学作品,表现了人们对性渴望的心理。生理上有残缺的石道姑因为自身是石女,被丈夫的小妾撵出了夫家门。所以出家成了道士。这样石道姑出现自然,在描写过程中也少不了掺加对性的描写。在介绍她时,用双关语对性进行了描写,因此评论家们一直把她评论成淫秽的女人。在对石道姑的研究和讨论中,把对她的描写定论成猥亵的性描写,所以关于石道姑的论文几乎没有。由于错误的偏见,他们的评论只看到了石道姑的一面,而批判了石道姑的整髓。本文对现有的评价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认为作品中的石道姑的猥亵,不但为‘净‘这一角色,同时也为作品增添了诙谐性。在本论,对女道士石道姑的人物形象进行划分,作了细致地研究分析。与认为石道姑具有否定意义、是淫秽形象的偏见相反,笔者认为她在引导女主人公还生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杜丽娘与柳梦梅之间,是连接爱情的重要环节,还是一位多情而事理分明的人物形象。
从悲剧的角度比较研究《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
作者:郗慧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跨文化研究  爱情悲剧 
描述:对悲剧的定义不同。在这篇论文中,通过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的比较研究,作者将尝试分析中西方文学是如何分别看待悲剧以及是如何通过当时的文化作品来进行体现。许多中西方悲剧的异同之处己被研究
跨文化交流视野下的《牡丹亭
作者:原辉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彼得·塞勒斯  彼得·塞勒斯  陈士争  陈士争  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交流  文化霸权  文化霸权 
描述:的美国文化特点而引起了学者和媒体的共同关注。 首先,美国舞台上的两个《牡丹亭》都打破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演员中心制原则,导演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意图决定了演出的面貌和特点。彼得·塞勒斯从情色
狂欢与悲情:论《牡丹亭》的戏剧张力
作者:张倩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狂欢  悲情  戏剧张力 
描述:狂欢与悲情:论《牡丹亭》的戏剧张力
青春版《牡丹亭》伦敦首演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新华社6月3日电】(记者 马桂花)由著名作家白先勇担任总制作人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3日晚在英国首都伦敦的萨德勒斯韦尔斯剧院首演,每折戏之间都掌声不断。 一位名叫罗杰的大学教授中场休息时兴奋地说
芭蕾舞剧《牡丹亭》明日深圳献演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王樽 实习生 杨春华)中央芭蕾舞团的众多芭蕾舞明星今天抵达深圳,明晚他们将在深圳大剧院倾情演绎中国古典名剧《牡丹亭》,这是继2001年成功推出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后,中芭
青春版《牡丹亭》受关注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综合消息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前后,由白先勇策划改编、苏州昆剧院担纲排演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将代表中国戏剧文化于奥运会期间在北京作展示演出,届时将于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两轮全本剧目
青春版《牡丹亭》献艺奥运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刘平)8月5日至10日,作为奥运重大文化活动中应邀进京展演的剧目之一,青春版《牡丹亭》亮相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再次为首都观众讲述杜丽娘与柳梦梅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的“生死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