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55)
报纸(757)
会议论文(10)
图书(10)
学位论文(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96)
地方文献 (18)
地方风物 (10)
宗教集要 (7)
红色文化 (4)
非遗保护 (3)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2(167)
2011(193)
2009(132)
2008(95)
2006(66)
2003(30)
2001(28)
1997(32)
1985(28)
1935(4)
按来源分组
农家顾问(4)
春秋(3)
楚天时报(2)
青少年书法(2)
湖北政报(2)
河北教育(综合版)(1)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1)
山野(1)
金融队伍建设(1)
沈阳出版社(1)
晏殊巧逢"燕归来
作者:唐泽  来源:开心学语文(小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文学修养  大明寺  诗句  作者 
描述:一次,宋代词人晏殊来到维杨,住在大明寺中。他转来看去.忽然发现墙上有一首诗写得很好,可惜没有作者的姓名。晏殊跑进跑出,问个不停,终于打听到这首诗的作者名叫王琪,家就在大明寺附近。由于晏殊从诗句中发现王琪文学修养较高,很会写诗,所以,他立即决定要把王琪请来,一同探讨诗文。.
晏殊巧逢燕归来
作者:张以新 全概念  来源:红蕾·快乐读写(中旬)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大明寺  大明寺  词人  词人     
描述:一天,宋代词人晏殊来到维杨,住在大明寺中。他转来看去,忽然发现墙上有一首诗写得很好,可惜没有作者的姓名。
晏殊巧逢“燕归来
作者:暂无 来源:满分阅读.初中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文学修养  大明寺  诗句  作者 
描述:一次,宋代词人晏殊来到维杨,住在大明寺中。他转来看去,忽然发现墙上有一首诗写得很好,可惜没有作者的姓名。晏殊跑进跑出,问个不停,终于打听到这首诗的作者名叫王琪,家就在大明寺附近。由于晏殊从诗句中发现王琪文学修养较高,很会写诗,所以,他立即决定要把王琪请来,一同探讨诗文。
金圣叹的“生死对”
作者:谢少萍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圣叹  楹联  文学家  明末清初  投机  金山寺  和尚 
描述:金圣叹的“生死对”
催人泪下的“生死对”
作者:谢少萍  来源:课外阅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山寺  明末清初  金圣叹  文学家  投机 
描述:明末清初,大文学家金圣叹有一天到金山寺游玩,下榻在金山寺的客房。晚上,金山寺长老寺宇和尚来访,两人互出楹联消遣,你出上联,我对下联,越谈越投机。
中秋节赏中秋
作者:缪士毅  来源:老人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民间传统节日  金圣叹  金山寺  下联  明末 
描述:长老的对题,下联云“中秋八月中”。上下对仗严丝合缝,自然巧妙,堪称妙对。
药名成就《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与当时的名医朱震亨交往甚笃。朱震亨不仅精通医道,也爱好文学。 一日,汤显祖登门造访,适逢朱震亨午间小憩,他发现书案上有篇绝妙戏文:“牡丹亭边,常山红娘子,貌若天仙,巧遇推车郎,于芍药亭畔,就牡丹花下,一见钟情,托金银花牵线,白头翁为媒,路路通顺,择八月兰开成婚,设芙蓉帐结并蒂莲,
题相山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题相山
黄鹤楼诗词文选
作者:刘正国编选  来源:武汉出版社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诗歌  作品集  中国    文学  作品集  中国  对联  作品集  中国 
描述:黄鹤楼诗词文选
王安石妙为媒
作者:暂无 来源:中老年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妙为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