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阅读视野嬗变中的王安石《明妃曲》
作者:易淑琼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明妃曲》  历史批评  美学判断  当代的存在 
描述:是读者的主观性反响和文本的客观性存在二者的交互作用,故而,《明妃曲》的阐释实际上即成为姚斯所说的一种“当代的存在”。但不管每一时代的读者怎样试图求得确解,都有其阐释的局限性。
试谈相同题材诗词的比较阅读: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期“古诗词
作者:陈丽芳  来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比较阅读  古诗词  同中求异  题材  人教版  纳兰性德  语文教学  异中求同  王安石  运用能力 
描述: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阅读就是从具有同一性的事物中寻找差异。相同题材的课文进行比较,更必须异中求同,同中求异。这样才能既比较了异同,又能在更开阔的背景上,更深刻的层次上,深入地阐释这些异同,从而把握课本
同源异质各臻其极:王维、韩愈、王安石“桃花源”诗比较阅读
作者:郝达 文晓华  来源: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桃花源  本事  诗风  歌行诗体 
描述:自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后,"桃花源"便成为诗歌表现热点。王维、韩愈、王安石的同题桃花源诗堪称代表。由于写作目的的不同,桃源主题及表现方式皆出现重大改变,对此加以详细辨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对"桃花源"母题的发展、唐宋诗风及歌行体诗的深入理解。
高校图书馆应是数字环境下校园阅读的倡导者
作者:田瑞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字环境  数字环境  高校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  职能  职能 
描述:在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如果过分强调数字技术的应用,像某些人寓言的那样——实体图书馆将会消失,并不是危言耸听。面对这种形势,高校图书馆应更加重视推动校园阅读活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可以说
“伪经典”或准经典的比较阅读:谈欧阳昱的四个短篇小说
作者:雷喑  来源:青年作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典  欧阳  主要表现  文本  小说家  小说写作  存在主义  卡夫卡  风格  中短篇小说 
描述:个短篇,《一个炎热的夏夜》(以下称《夏夜》),《搭车人》《大楼》《我们都暗暗地爱过》(以下简称《爱过》),主要表现的当是现代人的"存在"感、身体感
《牡丹亭》艳曲惊芳心:从黛玉欣赏《牡丹亭》谈人物性格与戏曲
作者:于颖华  来源: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  戏曲  戏曲  人物性格  人物性格 
描述: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红楼梦》对人物形象的描绘是独占鳌头的。曹雪芹大胆地抛弃了俗套小说公式化、概念化的传统写法,跃向了更高的艺术境域,调动种种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性格,戏曲仅其中之一。而林黛玉欣赏
见贤思齐刘绍刚书法篆刻欣赏刘绍刚简历
作者:与蒋维崧先生合  来源:鲁中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少刚,又署绍刚,号泺源、修公,山东新泰人,1958年生于济南,回族。 书法篆刻受业于山东大学蒋维崧先生,1981年曾获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二等奖,1983年获全国篆刻征稿评比一等奖。1986—1989年攻读蒋维崧先生指导的文字·书法专业研究生,获文学硕士。 现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古
了解清诗 欣赏清诗——评王英志编著《新编清诗三百首)
作者:裴世俊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诗  王英志  诗三百  新编  编选者  选本  王夫之  吴伟业  《日本杂事诗》  诗歌 
描述:了解清诗欣赏清诗──评王英志编著《新编清诗三百首》裴世俊清诗卷帙浩繁,人数众多,所谓“三百年间,诗满大地”。仅北京图书馆所载总集就有200余种,别集更是无法统计。近代徐世昌所辑《晚晴诗汇》收清诗
春日风光画村女行乐图——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欣赏
作者:葛德均 陆军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春日风光画村女行乐图——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欣赏
推开门的手——由《书湖阴先生壁》谈诗歌欣赏的想象力
作者:张夏放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湖阴先生壁》  诗歌欣赏  想象力  语文课本  王安石  高中 
描述: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有两首,其一("茅檐长扫净无苔")多次选入初高中语文课本,但对最后一句"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解释,各家稍有不同。有一种解释是:两座山好像推开大门,把青翠的山色送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