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节
-
作者:陈芳烈 来源:科技与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编辑修养 细节 作品 作者 编辑出版 电视剧 刘绍棠 退稿 出版社 出版单位
-
描述:在我们看过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总还是有那么几部印象深刻的,以致若干年后想起它们,还有几分感动。而细细品味这些作品,打动人的不一定是其题材之重大,场面之恢宏,或包装之华丽,而恰恰是一些在不经意间拨动观众心弦的细节。
-
应是“皂隶”
-
作者:董鸿毅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黑色 通称 人身自由 炸高 小说 官员 写作 花山 出版社 治人
-
描述:"顺天府叫皂吏们用刑杖打这乞丐,这乞丐倒也真能熬,连打四百多杖,始终高喊:‘小人这辈子就没见过金银呀!’"这是《北京镜鉴记》(花山文艺出版社)这本小说017页里的一句话,其中"皂
-
《周礼》郑注双音词研究
-
作者:程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郑玄注 双音词 语法结构 语义分析
-
描述:语料中,郑玄注占有重要地位。十三经注疏中,郑玄一人所注便占了四种。其《周礼注》一出,立即成为人们研读《周礼》的定本。郑玄注《周礼》,以汉制比况古制、以今语解释古语,郑注用语基本上反映了汉末的实际语言
-
《周礼》郑注探源训诂研究
-
作者:裴欢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探源訓詁 同源詞 語詞理據
-
描述:語言材料,運用繋聯同源、追溯詞源、解釋名源的方法,對《周禮》鄭注中的探源訓詁展開研究。本文爬梳分析了《周禮》鄭注中探源訓詁的條例,總結出了鄭玄探源訓詁的體例和方法。根據語詞的音義關係,將其理據關係歸納為九種類型,並擇取典型例釋予以疏證,探求語詞來源,分析造詞理據。通過對鄭玄探源訓詁條例的研析,論文又探討了詞源研究的材料和方法。全文主要由以下四個部分構成:第一章緒論,簡要介紹禮的淵源、三禮的形成以及鄭玄與《周禮》;綜述評論鄭玄及其《三禮注》的研究現狀;說明本文的研究意義與研究方法。第二章,簡述詞源研究的歷史;介紹鄭玄探源訓詁的學術背景,其中包括前人對音義關係的探討、依據音義關係而展開的名源與詞源探索以及鄭玄在此背景下形成的探源觀念;總結鄭玄探源訓詁的表現方式、訓詁體例和訓詁術語。第三章,對語詞理據做出理論性的分析;爬梳《周禮》鄭注中的探源訓詁材料,將其分爲時間處所、數量功用、性質特徵、工具方式、對象結果、因果目的、類比共性、行為職掌、禮俗觀念九種理據類型,對典型條釋加以疏證,解釋語詞理據。第四章,從鄭玄的探源訓詁看詞源研究的材料和方法,將其概括为聲訓探源、諧聲系統、因聲求義的訓詁材料和異文材料。論文期望為漢語詞源研究積累一些實證材料,為揭示詞義蘊含、語詞理據提供支持,希望材料歸納和理論方法的探索,對以後的詞源研究能有助益。
-
《周礼》郑玄注中的汉代凭信
-
作者:孔令杰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郑玄注 汉代 凭信
-
描述:事、经济等各个领域,这些有关汉代凭信的资料还可以和其他史籍中的材料相互印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钱茂伟著《王应麟学术评传》
-
作者:张昊远 来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研究成果 时代背景 宋元时期 史学转型 叙事史 相关研究 中国传统 评传 作者
-
描述:史的理解,将王应麟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一切从历史的起点理解王应麟的人生轨迹,展示了
-
汉恩自浅胡自深 人生乐在相知心:读王安石《明妃曲二首》
-
作者:赵芳 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昭君 人生 毛延寿 昭君出塞 唐宋八大家 封建时代 文学家 政治家 思想家
-
描述: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在这首诗中,作者抓取昭君辞别汉宫的一个场面,用"湿""垂""低回""顾影"等字眼,栩栩如生地刻画出王昭君的静态
-
胡澄最新诗集出版她用“两种时光”体味世界
-
作者:暂无 来源:钱江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也引起诗坛的关注。2004年,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密闭的花园》。她曾在西湖边的一家医院工作多年,常去
-
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小说《汤显祖传奇》将出版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昌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已经出版诗集、长篇报告文学等数百万字。其中,长篇报告文学《大师境界》曾荣获南昌市第二届滕王阁文学奖(政府奖)
-
关于临川文化创新与开发的几点思考郑祥云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化名城重在建设,文化资源贵在开发。我们要弘扬临川文化,就要形成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心,弘扬具有临川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为主导,开拓现代科技文化的新内容,吸收国际、国内文化有益成果,推动临川文化,努力以鲜明的个性,积极走向全省、全国、全世界的发展态势。
借汤公之威名,建设好临川戏曲之都。汤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