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396)
报纸(797)
学位论文(173)
图书(160)
会议论文(3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493)
地方文献 (30)
红色文化 (15)
宗教集要 (10)
才乡教育 (7)
文化溯源 (4)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3(445)
2011(526)
2010(512)
2009(460)
2006(332)
2004(221)
2003(241)
2001(222)
1993(122)
1974(97)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7)
抚州师专学报(70)
成才之路(7)
青春岁月(5)
内蒙古电大学刊(2)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科技致富向导(1)
中国医疗保险(1)
科学之友(B版)(1)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练习10 名句名篇默写
作者:高凤元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句  空缺  滕王阁序  练习  王安石  辛弃疾  白居易  苏轼  句子  李商隐 
描述:~~
也让数学有“诗情”——古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作者:曹慧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古诗  数学解决  数学课程标准  王安石  问题学生  字母表示  教学片  应用举例  教师 
描述:也让数学有“诗情”——古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古诗文读后有感
作者:周天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文  古籍  文体比较  古人  读后  读书笔记  思想  古代文化  柳宗元  王安石 
描述:较自由,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写读书后的真实感受,不作写不出时硬写的无病呻吟。《古文观止》中,苏轼的《留侯论》、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都是著名的读书笔记,从古人事迹中,引申出对后人有益的体会来
《伤仲永》教学实录
作者:杨红梅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文  读出  文言文  继续学习  养父母  朗读  王安石  父亲  同学  注释 
描述:《伤仲永》教学实录
朦胧宛若雾中花 清丽犹如水中月——例话谜语诗
作者:许法忠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谜语  诗歌形式  王安石  华佗  曹操  端木蕻良  数字  后花园  石灰  例话 
描述:朦胧宛若雾中花 清丽犹如水中月——例话谜语诗
我看徐江的语文教学批判
作者:唐子江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表现性  王安石  褒禅山  批判  有效教学  文本  教学设计  五个问题  教学方法 
描述:我看徐江的语文教学批判
唐诗词义辨析三则
作者:胡少兰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诗  王安石  古诗文  基本途径  解释  杜甫  青年人  词义辨析  老年人  习惯用法 
描述:唐诗词义辨析三则
“金带围”寻觅记
作者:曹永森  来源:扬州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芍药田  扬州  地方文化  梦溪笔谈  数码相机  王安石  记载  韩琦  标准  回放 
描述:5月9日上午,细雨霏霏,我们驱车前往江都的花木之乡——花荡,寻觅扬州人久违了的芍药花——“金带围”。种植芍药花,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到了宋代,扬州芍药与洛阳牡丹并称于世,当时有三本芍药谱,都是记
耐人寻味的不遇诗
作者:李光清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隐者  王安石  唐人  小诗  宋人  环境描写  客人  游园  寒流  白梅 
描述:访友不遇与不值,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特别是古代无通讯工具,更无手机事先预约的时代,在访友不遇的就更多了。可是,不遇在诗人笔下写出各种不同的风趣和雅事。宋人叶绍翁就有一首著名诗歌《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诗,本是客人高兴而去游园,
读苏轼《水调歌头》浅解
作者:王浩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歌头  水调  王安石  天人相通  宇宙人生  天问  月亮  运用  苏辙 
描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苏轼欢饮达旦,望月怀人,写下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水调歌头》,以表达对分别七年、远在齐任掌书记的胞弟苏辙(子由)的深切怀念。全词立意高远,构思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