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研究苏轼文论随想四则
-
作者:师飚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改革思想 相似之处 改革主张 富国强兵 兵民合一 宋仁宗 制科 革新
-
描述:之而不能抗”,将不专兵,军纪松驰,兵士骄惰,已成积习。对此,苏轼提出改革的办法是“定军制”“倡勇敢”,
-
巨笔屠龙手(论苏轼的政治主张)
-
作者:石声淮 唐玲玲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政治主张 政治改革 北宋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杜甫 改革主张 政治斗争 政治改良
-
描述:天下,而不是以一个政治家的身份载入史册的。但在苏轼的论著里,却又保存了许多改革政治的宏词大论;这些政治主张,最后也是一纸空文,不过屠龙之术而巳,对北宋的社会政治改革,不仅没有起什么作用,反而
-
略谈苏轼父子成才与苏门教子
-
作者:包玉兰 来源: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门 父子 苏拭 苏轼 欧阳修 三苏 科场 苏辙 墓志铭 曾巩
-
描述:京师。”“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 (欧阳修《故霸州文安县主薄苏君墓志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探幽
-
作者:刘荆陵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人生如梦 王安石变法 儒家思想 怀古词 语文教学 黄州时期 “乌台诗案” 人物对比
-
描述:这首词.苏轼为什么这样悲叹“千古风流人物”的一去不复返和颂扬这些人物?为什么这样赞美祖
-
张方平与苏轼的契心之交
-
作者:杨胜宽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方平 苏轼 王安石 苏洵 苏辙 文集 《乐全集》 苏氏 张氏 神宗
-
描述:修写了一封推荐信。自此以后,苏氏父子与张方平开始了漫长而亲密的交往。
-
苏轼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作者:钟陵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治斗争 司马光 诸葛亮 曹操 政治思想 赤壁怀古 苏轼 宋神宗 变法派
-
描述:、倒退的反动立场,攻击王安石变法运动的一篇反动作品。
-
苏轼“乌台诗案”述评
-
作者:何正泰 来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乌台诗案” 宋神宗 御史台 指斥乘舆 王安石变法 述评 变法派 司马光 文字狱
-
描述:苏轼“乌台诗案”述评
-
从苏轼的散文和诗看他的政治态度
-
作者:苏者聪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拭 政治态度 旧党 苏轼 新党 王安石变法 散文 神宗 统治阶级 政治观点
-
描述:苏轼迁徙流离的一生,首先就必须了解他对变法的态度,因为这一政治事件的开端关系到他以后一生的政治生涯,导致了他不幸的结局。因此,我们首先就必须谈谈变法的问题。
-
关于苏轼《与滕达道书》的系年和主旨问题
-
作者:王水照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达道 基本精神 道书 免役法 系年 反变法派 墓志铭
-
描述: 苏轼《与滕达道书》是表现他政治态度的重要书简,常为一些研究论著所引证。曾枣庄同志《苏轼〈与滕达道书〉是‘忏悔书’吗?》一文(《载本刊1980年第4期),就这封信的“写作时间”和“基本精神”乃至苏轼
-
评苏轼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诗
-
作者:王水照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政治态度 政治诗 乌台诗案 司马光 政治思想 两面派 免役法 政治倾向
-
描述:文,一口气给苏轼扣上了“投机派”、“两面派”等大帽子;在同一期上,梁效们又给加上“顽固派苏轼”的恶谥。嗣后,江天之流又出来从“文艺”的角度把苏轼的政治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