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18)
学位论文(528)
图书(120)
会议论文(53)
报纸(3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24)
地方文献 (135)
地方风物 (118)
非遗保护 (34)
才乡教育 (19)
宗教集要 (13)
文化溯源 (1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1(129)
2010(128)
2009(110)
2001(39)
2000(30)
1998(39)
1993(20)
1989(18)
1987(22)
1983(8)
按来源分组
其它(619)
戏剧艺术(6)
美学(5)
海峡文艺出版社(4)
中州学刊(3)
中国烹饪(2)
艺术教育(2)
黄冈师专学报(1)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
书海(1)
先秦文献音乐史料考
作者:周柱铨  来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史料  研究  中国  先秦时代 
描述:先秦文献音乐史料考
梁启超评王安石
作者:梁启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王安石  1021  1086  哲学思想  研究 
描述:梁启超评王安石
李灏深圳工作文集
作者:李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建设  研究  广东  深圳市  文集 
描述:李灏深圳工作文集
系统完备,思想精深:论胡应麟小说理论研究的特点及影响
作者:陈丽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小说理论  研究  特点  影响 
描述:胡应麟的小说理论研究从整体而言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即郑重审慎的研究态度、以文学艺术标准取代传统史家品评标准和传统与新变的矛盾挣扎.这些特点使胡应麟的小说理论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已表现出
王谟辑佚成就述论
作者:崔婧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谟  辑佚学家  研究  辑佚工作  影响 
描述:读王谟《江西考古录》、《汉唐地理书钞》、《汉魏遗书钞》等辑佚著作,分析这些辑佚著作的编排体例与辑佚方法,并结合其他学者先前对王谟辑佚工作的简要分析,从而对王谟学术思想产生背景与形成原因、王谟文献辑佚工作的内容、王谟文献辑佚的体例、方法和辑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他整个一生的辑佚活动对各类学科、对后世文献学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评述,以期让大家对王谟本人,以及王谟在文献学史的地位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宏智正觉的禅学思想及其美学意蕴
作者:刘方  来源:自贡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觉  海德格尔  禅学思想  默照禅  禅宗美学思想  美学意蕴  般若观照  审美体验  《存在与时间》  曹洞宗 
描述:正觉与当时临济宗的中兴大师大慧宗杲,都在
宏智正觉、“默照禅”与禅宗美学
作者:皮朝纲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默照禅  正觉  般若观照  审美体验  禅宗美学  宇宙人生  生命美学  曹洞宗  般若体验  美学思想 
描述:宏智正觉、“默照禅”与禅宗美学皮朝纲两宋之际,中国禅宗经历着又一个大的发展阶段,几种禅法体系最终形成,杨歧派僧人大意宗杲创立的“看话禅”与曹洞宗僧人宏智正觉倡导的“默照禅”各领风骚,在对抗中发展
《牡丹亭》中梦意象的美学分析
作者:姚华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事》  《牡丹事》  梦意象  梦意象  象征意蕴  象征意蕴  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  结构功能  结构功能 
描述:"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是汤显祖"因梦成戏"的典范之作,其中的梦意象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艺术成就都达到了梦意象发展史上的巅峰.本文试图运用美学的方法与视角,对<牡丹亭>中的梦意象在文本的主题、艺术
《牡丹事》\《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美学特征之比较
作者:暂无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悲剧美学  比较 
描述:《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是中国著名剧作家汤显祖、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杰出的古典悲剧作品。两住作者生活年代接近,时间跨度接近,表达了同样的反封建的爱情主题,但却在戏剧冲突、结构、人物以及结局方面各显异调,表现了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追求。
《牡丹亭》:一部再现传统美学的艺术作品
作者:唐义发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表现形式  戏剧表现形式  剧文语言  剧文语言  传统美学  传统美学 
描述:《牡丹亭》是代表我国古典戏剧最高水平的一部佳作,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全部内涵,本文通过戏剧的表现形式,剧文语言特点及爱情主题,通过杜丽娘这一艺术形象对中国传统美学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