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3)
报纸(79)
学位论文(9)
图书(5)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9)
地方文献 (9)
地方风物 (5)
宗教集要 (2)
红色文化 (1)
才乡教育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34)
2012(16)
2011(30)
2010(23)
2009(4)
2005(6)
2003(8)
2001(2)
1994(1)
1992(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
江南晚报(3)
文史知识(2)
戏剧艺术(1)
苏州杂志(1)
无锡日报(1)
收藏(1)
语文新圃(1)
中国科学探险(1)
古代文明(1)
寻觅历史生命的魂魄──颜廷长篇历史小说的精神风度
作者:黄国柱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长篇历史小说  司马光  多尔衮  清王朝  苏轼  吴三桂  人文知识分子  皇太极  少数民族 
描述:寻觅历史生命的魂魄──颜廷长篇历史小说的精神风度黄国柱一、历史的生命与寂寞的作家又一个子夜降临,一段文字跳入我的眼帘。这是一位名叫吕西尔·费弗尔的法国退役上尉说的,作为军人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传帖妙解八分书——新见李清三幅书法真迹
作者:陈礼荣  来源:书法艺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等作书要诀上,有了一种较为直观的解说。
从艰辛而靓丽的蹊径上一路走来(续)——为纪念刘麟先生诞辰
作者:李华英  来源:中国穆斯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纪念  《古兰经》  阿拉伯文  书写规则  插班生  回文  上学期  阿訇 
描述:披荆斩棘奋力登攀要么是受7代阿訇世家基因的影响;要么是得力于与生俱来的聪颖智慧,作为一个插班生,刘麟入学后便旗开得胜。他回忆说:“我这个回民子弟对回文(即‘阿拉伯文’)颇为有缘。我入学时,班上同学
台上哥俩好,幕后姊妹花——王谦祥、李增和他们的贤内助
作者:溶岩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台上哥俩好,幕后姊妹花——王谦祥、李增和他们的贤内助
德才双馨 一代师表:纪念刘麟教授诞辰90周年
作者:李成仁  来源:回族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阿拉伯语  毛泽东  阿拉伯国家  刘少奇  周恩来总理  国家领导  纪念  翻译家  诞辰  重要贡献 
描述:为中阿友谊默默奉献;第六章父亲与阿拉伯语的一生;第七章父恩永在。第二部石奇遗存,是刘先生不同时代文选,并附有刘麟大事年表。第三部追思无限,收录纪念文章多篇。书前有序文4篇,我刊特转发李成仁、杨福昌
纳忠、刘麟两教授荣获“中国阿拉伯语教学杰出贡献奖”
作者:韦良  来源:阿拉伯世界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阿拉伯语  中国伊斯兰教  副部长  社科院  杰出贡献  西亚  东方学  广明  对外经济贸易  副院长 
描述:忠瑜、社科院西亚非洲所所长赵国忠、经贸部亚非司副司长陈广明、国家教委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外国语学院副
浑穆雄朴 骨力挺峭——李清楷书五言联赏析
作者:王跃龙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楷书  五言联  书法艺术  艺术形式  书法技法 
描述:浑穆雄朴 骨力挺峭——李清楷书五言联赏析
《金陵人杰》人物选介——李清:近代师范教育先驱
作者:暂无 来源:金陵瞭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范教育  近代  人物  金陵  辛亥革命  思想轨迹  梅花 
描述:,钻研六书,考览鼎彝,尤好大篆,为他辛亥革命后专攻书画奠定了扎实基础。光绪十七年(1891),以武陵籍入试,中副榜第一名。[第一段]
金石书风 一脉相承——李清、胡小石、游寿师承现象中的书
作者:傅爱国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金石书派    胡小石  游寿 
描述:在本世纪被尝试、被实施、被维护的历程 ,其教学性质和内容标志着我国书法教育从写字的实用立场向书法艺术性的转换 ;其承传单访单授的课余性 ,一定程度上保留着传统私学的形式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我国现代高等书法教育所做的努力和贡献的文化价值。
近代高等师范学堂创设“手工图画科”的第一人:李清与书法
作者:孙洵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家  师范学堂  第一人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中青年学者  国画  手工 
描述:等,此论一出颇得与会代表赞同。于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