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未能报国惭书剑——漫话苏轼的人生观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王又村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黄州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周瑜  人生观  《庄子》  拍岸  吞吴  王安石  神宗 
描述:“未能报国惭书剑”这句诗,是苏轼初入仕途,在凤翔任判官时写的。这时,他才二十多岁。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已四十开外了,而且经过了不堪回首的人世沧桑。但词中,豪气不减当年,仍然洋溢着“书剑报国
诗中有画 画中有志——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
作者:米春秀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醉书  黑云  西湖  杭州  熙宁  寄托  神宗  描写  王安石 
描述:望湖楼,在杭州西子湖畔,昭庆寺前,为五代吴越主钱俶所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共五首,是苏轼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在杭州通判任上所作.题为“醉
奇妙的戏笔,艺术的卓识——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赏析
作者:谢桃坊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诗  王安石  艺术  清代学者  古人  七言  杜甫  文字游戏  古典诗歌 
描述:议论杂以嘲讽,放笔纵意,这是苏诗特点之一,它最能体现苏轼的文学天才与机敏智慧。自南宋以来,苏诗此点备受攻击,但后世诗人却始终望尘莫及。《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是七言组诗,共5首,它历来不为选家
身处逆境 雄心未已——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作者:周子瑜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托古讽今  赤壁怀古  周瑜  新潮流  思想内容  思想感情  豪放词风  英雄人物 
描述:有人判定它所反映的“不过是他(指作者苏轼)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中的一种失败的心理罢了”,他“是托古讽今,含沙射影,抒发了他那顽固守旧派反革新潮流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一曲哀词摧肺肝——读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作者:肖波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记梦  妻子  王安石  赤壁怀古  墓志铭  宋神宗  密州  柳永  悼亡词 
描述:一曲哀词摧肺肝——读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状瞬息变幻动景 寓政治人生哲理: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作者:陶文鹏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人生哲理  醉书  天地自然  王安石  政治意蕴  瞬息  宋神宗  山水景物  日常生活 
描述:气象万千、时空无限的天地自然,时常呈现稍纵即逝的动景,或演出美妙迷人的活剧。惟有才情敏捷运笔如风的诗人和画家,才能迅速捕捉和生动表现这种刹那变幻的物象景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倾荡磊落 穿越时空的俯仰: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对
作者:张小伟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赤壁赋》  苏轼  对照艺术  怀古  时空  王安石  讥讽  内心 
描述:。正如很多评论所说,这时的苏轼官场失意,却迎来了创作的高潮时期,比如前后《赤壁赋》,还有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王安石的改革于谁有利
作者:曹念明  来源:粤海风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进步思想  答司马谏议书  唐宋八大家  哲学课  文风  苏轼  韩愈  评价 
描述:大改革家”、“进步思想家”的桂冠,更加增添了我对王安石的崇敬之情。最能代表王安石独特思想与文风,并直接关连对王氏评价的文献,当推《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当政,大力推行“青苗”、“免役”、“保甲
王安石与诗谜
作者:唐嗣德  来源:南方论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熙宁  重叠  谜语  太阳  诗体  直接攻击  宰相  执政 
描述:下台而未果(‘扫不开’);第三句指1075年(熙宁七年)王安石被罢相(‘收拾去’);第四句是指次年王安石又出任宰相(‘送将来’)。这首作为咏花的诗,本身已是谜语诗体,再加上寓意,反
王安石的大度
作者:王学礼  来源:中国老区建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宋神宗  唐宋八大家  乌台诗案  定等  熙宁  人欲  当政  御史 
描述:。于是,宋神宗征求王安石的意见,这时辞去丞相职被封为荆国公的王安石说了句一言九鼎的话,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使苏轼免于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