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荀子札记》志疑
-
作者:李亚明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荀子札记》 “知” 《说文》 杨注 《读书杂志》 《子虚赋》 “理” 动宾结构 吕氏春秋 《周礼
-
描述:《读荀子札记》志疑
-
“丹青难写是精神”——读《王安石人才思想论稿》
-
作者:维阁 黎犁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论稿 人才思想 熙宁变法 地主阶级 北宋 人才制度 推动改革 造就人才 积贫积弱
-
描述:列。古往今来,人们陈述了各种各样的见解。现在这本《论稿》则转换了一个新的角度,对王安石的人才思想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和比较系统的阐述。这不是一本单纯
-
读《陆王心学研究》
-
作者:姜国柱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心性之学 陆王 思想渊源 学术思想界 陆九渊 王守仁 哲学家 分析论证 研究成果
-
描述:心性之学,一直为中国历代哲学家、思想家所关注,而真正形成为心学学派,则始自于南宋的陆九渊,集大成干明代的王守仁,故学术思想界称之为“陆王心学”。
-
寻求美的心灵——读《花头》
-
作者:郭治国 来源:美术之友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求美 牡丹花 杨万里 刘禹锡 宋代诗人 高尚品质 姹紫嫣红 创作过程 读者观
-
描述:花容,作为美的象征,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世界上如果没有花容,就不会有万紫千红,生活中有了花容,就多了几分情趣,多了几分色彩。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花容进行了描绘和赞叹。古人王安石在诗中曾这样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短短的
-
为名作《读孟尝君传》一辩
-
作者:王庆堂 王轶伦 来源:求索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鸡鸣 王安石 娄底地区 “士” 昭王 王子 大胸怀 科学精神 教师进修学院
-
描述: 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因其言简意赅,历来被誉为大家名篇。可是王子野同志的《名文未必无讹》(1982年《名作欣赏》第二期)一说它“不是好作品”,“一点科学精神也没有”。这个论断,未免失之偏颇
-
经学与史学(读陈寅恪札记)
-
作者:陈克艰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寅恪 经学 史学 《柳如是别传》 敦煌写本 比较研究 惠香 陈先生 《鲁论》 新儒家
-
描述:经学与史学──读陈寅恪札记陈克艰一、画鬼与画人陈寅恪先生尝自谓:“不能读先秦之书”,“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三复斯言,当有深意,似不宜仅仅看作谦辞。鄙意陈先生每次这样说,都是在明确地表示一种学术态度
-
读王安石的《上时政疏》
-
作者:梁觉 来源:破与立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法家思想 北宋时期 中央机关 时政 新阶段 宋仁宗 宋神宗 宰相 中国封建社会
-
描述:宰相。在他执政期间,积极推行变法运动,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展开了尊法反儒的斗爭,把长期进行的儒法论爭推向一个新阶段。王安石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衰落
-
疑义相与析——也谈《读孟尝君传》
-
作者:谢纯昌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王安石 战国策 史记 政治家 疑义 北宋 科学精神 意见一致 文学家
-
描述:载。如果要翻案就必须拿出新的材料来驳倒以上两部书的记载。”(引自1982年第2期《名作欣赏》)笔者不揣冒昧,斗胆来“翻上一翻”。“鸡鸣狗盗之徒”不算“士”,王子野同志和笔者的意见一致,因而不再赘论。问题是“冯驩之类的人物”算不算“士”。根据《战国策》和《史记》的记载,冯驩(又作冯煖、冯(讠爰)确实是个很有才能的人物:他‘骄诏以债赐诸民”,为孟尝君“市
-
读《闲情偶寄》札记
-
作者:杜书瀛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闲情偶寄》 “机趣” 个性化语言 戏曲语言 李渔 语言个性化 汤显祖 “心” 性格特点 《吴宓自编年谱》
-
描述:读《闲情偶寄》札记杜书瀛漫说“第一”“第二”寻常人们所称“第一”、“第二”云云,一般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价值的大小、高低,地位的轻重、显卑,譬如楚汉相争项羽最盛的时候,那真是“力拔山兮气盖世”,何等
-
读《氾胜之书》札记
-
作者:李根蟠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齐民要术》 土壤耕作 《四民月令》 耕作栽培 农学史 肥料 复耕 神农 类根瘤 《周礼
-
描述:薄;习称的"溲种",从其渊源和与原始施肥的关系看,应称之为"粪种";书中"尹择"当系《尹都尉书》的作者,尹氏粪种法系神农法的发展;"豆有膏"反映了古人对大小豆根瘤肥地作用的认识。这些考证有助于加深对汉代农学发展水平和特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