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407)
学位论文
(17)
会议论文
(5)
图书
(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07)
才乡教育
(24)
按年份分组
2013
(21)
2010
(16)
2007
(20)
2006
(10)
2005
(13)
2004
(11)
2002
(10)
1996
(12)
1995
(16)
1985
(7)
按来源分组
中国哲学史
(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
求索
(3)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3)
中国文化研究
(2)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2)
前沿
(1)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阅读与鉴赏·高中
(1)
相关搜索词
南宋理学
区别
王安石
孔子
孙诒让
城市管理
基础课程
六经注我
《困学纪闻》
司马光
今古文
今文经学
比较研究
南北朝
《周礼》
哲学家
哲学思想
周礼
司马迁
吕祖谦
唐仲友
研究考证
古文
略考
陆九渊
吴与弼
《孟子》
王安石变法
士大夫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朱熹经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431
条
朱子游否金溪考
作者:
吴定安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金溪
陆九渊
崇正书院
史料
描述:
朱子游否金溪考
元代新安理学的四个「转向」
作者:
刘成群
来源:
汉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
新安理学
朱熹
陆九渊
春秋
描述:
趣偏轉、從生命體驗到「以道自任」的轉向。
朱陆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关系之争
作者:
吴凯雷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尊德性
道问学
争辨
描述:
“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是
朱熹
与陆九渊在教育思想方面的主要争辩之一。此争辨主要集中在道德知识怎样转变为道德品质,这本身即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问题。对今天怎样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朱陆异同争论史」中的保守调和模式-李绂《朱子晚年全论》评析
作者:
蔡龙九
来源:
东吴哲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子晚年全論》
朱陸異同
朱熹
陸象山
李绂
描述:
想上「可同」的内容。另方面,除了说明李绂的贡献之外,亦针对《朱子晚年全论》的内容作出评析,点出此书的贡献及其失误之处。
朱陆之争:宋儒经典解释取向的政治蕴涵
作者:
任剑涛
来源:
原道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经典解释
政治效应
描述:
完全不同的人心秩序治理、社会政治走向或发展趋势:前者以其思想的解放性而具有瓦解政治规则的作用,后者以其观念的规范性而有利于维护人心-社会秩序。比较而言,
朱熹
的进路较陆王的进路更有利于维护人心-社会秩序。
李觏的
经学
初探提要(兼评拙著〈李泰伯的礼论评论〉)
作者:
金中枢
来源:
成功大学历史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李觏的
经学
初探提要(兼评拙著〈李泰伯的礼论评论〉)
政治与学术的互动-自乾隆前期对
经学
的提倡看乾嘉汉学之兴
作者:
邱培超
来源:
有凤初鸣年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乾隆
乾嘉汉学
李绂
三礼馆
尊经育才
描述:
政治与学术的互动-自乾隆前期对
经学
的提倡看乾嘉汉学之兴
羅欽順存有論進路的理氣心性辨析
作者:
杜保瑞
来源:
哲學與文化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羅欽順
朱熹
陸象山
王陽明
闢佛
理一分殊
心性為二
描述:
提出理一分殊說以為解決,究其實,還是不能擺脫理氣二元的思路。總之,羅欽順為辯證儒佛而以儒學內部作義理重構,既無助於辯證儒佛亦造成儒學內部義理失調,但亦確實站在
朱熹
立場發揚程朱之學,亦仍有功於儒學。總
罗钦顺存有论进路的理气心性辨析
作者:
杜保瑞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钦顺
朱熹
陆象山
王阳明
辟佛
理一分殊
心性为二
描述:
现象的解析,故而提出理一分殊说以为解决,究其实,还是不能 摆脱理气二元的思路。总之,罗钦顺为辩证儒佛而以儒学内部作义 理重构,既无助於辩证儒佛亦造成儒学内部义理失调,但亦确实站 在
朱熹
立场发扬程朱
对唐君毅谈朱陆异同源流之反思
作者:
杜保瑞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君毅
朱熹
陆象山
二程
朱陆之争
工夫论
描述:
君毅意旨细腻,分解绵密,虽过多翻折推说,却实为正本清源之举,一扫前人之窠臼弊端。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