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河洛文化 源远流长
作者:韩国磐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河洛文化  洛阳  中国历史  司马迁  文化起源  发展过程  周礼  洛书  东迁  出图 
描述:很早。《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鲁国文化与周礼
作者:刘淑强  来源:走向世界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国  周礼  礼乐制度  三个层面  礼仪  社会风俗  礼俗  礼节  道德准则  礼义 
描述:了很大的影响。概括讲来,周礼的内容应该包括礼义、礼仪或礼节、礼俗三个层面。礼义是抽象的礼的道德准则;礼仪或礼节是具体的礼乐制度,可大致分为吉、凶、军、宾、嘉5大方而。细分之,有所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之说,真可谓繁文缛礼,大而至于政治、军事,小而至于衣冠、陈设,无不有义。这些礼仪都是本着忠、孝、信、义等准则推衍而来,目的是为了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礼俗即周人的社会风俗与道德习惯,它较礼节更细且繁,只是并无硬性规定。就主次而言,礼仪、礼节、礼俗是从属于礼义的,因为礼的很本目标是维护周王朝的统治,
昭君文化是中华先进文化
作者:郝诚之  来源:实践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昭君文化  王昭君  昭君出塞  呼和浩特  内蒙古  王安石  民族团结  和亲  民间故事  昭君故事 
描述::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臧克家等。50年代,周恩来总理以呼和浩特生产的昭君黄酒宴请中外客人,希望中国出现更多的当代昭君;60年代,董必武副主席谒昭君墓,诗赞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昭君故事不但中华大地家喻户晓,越南、朝鲜、日本也广为人知,近年在法国等欧洲国家亦日益引起重
文化和娱乐是如何成为仇人的?
作者:张华立  来源:视听界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娱乐  中国传统文化  孟德斯鸠  贾宝玉  寓教于乐  潘金莲  智慧  周礼  进化  客厅 
描述:在中国传统文化客厅里,娱乐是没有座位的,连侧身站立的地方都没有。即便有,也得"寓教于乐":孔老二的手舞足蹈,那是得了周礼的真谛;潘金莲的凡三百和贾宝玉的
副刊应是文化标杆
作者:月平  来源:新闻导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报纸副刊  文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重庆日报  人文思想  著名作家  道义责任  先进文化  龙应台  媒体 
描述:建设为指向.配合正版新闻,弘扬先进文化,较好地发挥了“文化标杆”的作用。但也应看到,目前有些副刊格调低俗.媚众惑人,鲜见优秀的人文思想,惟剩下作秀与无聊。4月13日重庆某报的“百味”副刊就是一例
土族与傩文化
作者:杨伟  来源:甘肃民族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土族  中国传统文化  多元宗教  文化形态  文化现象  中原文化  《周礼》  认识 
描述:中关于“方相氏”的记载。即:“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
文化这股软力量
作者:魏得胜  来源:读者(原创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软力量  孔子  中国传统文化  周朝  周礼  主持人  司仪  大臣  曲率  儒家 
描述:家,现在则叫司仪。不同的是,司仪主持不
《牡丹亭》审美文化阐释
作者:杨洁  来源:大观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牡丹亭》  戏曲《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 
描述:跨学科领域的延伸性研究,本文试从审美文化学角度对《牡丹亭》作以阐释,以期洞悉其深刻的审美文化意蕴。
《左传》与周礼文化
作者:徐聪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礼乐文化  周礼  我国古代  先秦时期  礼制  历史著作  文化资料  春秋时代  编年体 
描述:《左传》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而且《左传》作为传释《春秋》经而做的一部可信史书,大量记载了当时"礼"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我国古代丰富的礼乐文化资料,显示出当时礼乐文化所达到的卓越
“鞭打芦花”的文化意义
作者:尹媚丹  来源:新华月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意义  鞭打  “明德”  “亲亲”  基本精神  思想体系  周礼  “仁” 
描述:己”、“复礼”为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