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的姓氏名号
-
作者:张代会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姓氏名号 氏族社会 同姓不婚 上古时期 《游褒禅山记》 “中庸”思想 孔子 《史记》 《庄子》
-
描述:黄帝氏族,姬姓;炎帝氏族,姜姓;少日皋氏族,嬴姓;太日皋氏族,风姓。氏族社会中,原本存在许多不同的氏族。“百姓”这个词,最早很可能就是指众多的氏族。第二,姓有别婚姻的作用,即同姓不婚,实质就是同一氏族内部的人不得通婚。古语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古人已经知道近血缘婚姻对后代遗传不利,因此,同姓不婚。第三,姓是区分阶级地位的一个标志。氏族社会中,同氏族的成员平等享有氏族内部的各种权利。到了奴隶社会,“百姓”指的是贵族,而奴隶是没有姓的。如《左传》中的灵辄,《庄子》中的庖丁、匠石等,都是有名无姓。氏在我国上古时期已有,它和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根据古书记载可以看出:姓是旧的族号,氏是后来子孙繁衍,各个分支特有的称号。例如:姬是周人的姓,姓姬的下面又分申氏、吕氏、许氏、
-
一个伟大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所形成的优异心态
-
作者:沈星棣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治道 传统文化 二十年 儒家学说 左传 孔子 春秋战国 王安石 政治 管仲
-
描述:发现,正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经过数千年来的沉淀与积累,形成了支撑这个文明古国的优异心态,那才是主流。
-
章学诚“方志为外史所领”说发疑
-
作者:崔富章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章学诚 春秋战国 方志 外史 左传 宝书 国史 周礼 孔子 史记
-
描述:国史于是取裁,方将如《春秋》之必资百国宝书也,又何可忽哉?”(《方志立三书议》)又云:“惟念方志为外史所领,义备国史取裁,犹《春秋》之必资百同宝书也。”(《为毕制府拟湖北通志序》)
-
“朋”字该作何解
-
作者:任麟卿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注 教师教学用书 《论语》 孔子 宋翔凤 《诗》 《周礼 《书》 《礼》 朋友
-
描述:《〈论语〉六则》中“有朋自远方来”的“朋”字,《教师教学用书》释为:“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笔者对此释义稍有歧见,作粗浅证释如下。“朋”指是“同门”。《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郑玄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周礼·地官·大司徒》:“五曰联朋...
-
赋、比、兴的几组相关概念
-
作者:刘怀荣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比” “诗教” “兴” 《诗》 赋诗言志 伦理功能 孔子 实践形态 《诗经》 《周礼》
-
描述:赋、比、兴的几组相关概念
-
关于阳明学者所谓的异端
-
作者:松川健二 陈涤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异端 阳明学 王守仁 陆九渊 诸子百家 百姓日用 孔子 论语 《传习录》 相对主义
-
描述:之异端。(《文录》·四)王守仁以上的言辞,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表现了王守仁以万民共有的良知为立足点的实践伦理观,这是阳明思想的特征之一。为了知道这三则所表现的阳明异端论的独到性如何,对阳明学者的影响如何,缕述思想史上与此有关的各种观点是不可或缺的。以下,为了解阳明学者异端论的实际状况,做为一种方法,就应追溯《论语·为政篇》“攻乎异端章”的解释史。由于事实的性质,把握宋代以前的情况必须费些笔墨。何晏谓:“攻,治也。善道有统,故殊途而同归,异端不同归也。”何氏只说了这些,对于善道、异端未作具体说明。到了皇侃。邢 两疏,则把善道疏解为与儒家经典相合,而与非儒家相异的观点。首先皇侃的《义疏》谓:此章禁人杂学诸子百家之书也。攻,治也。古人谓学为治。故书史载人专经学问者,皆云治其书,治其经也。异端,谓杂书也。言人若不学六经正典,而...
-
试论中国传统伦理观的特征
-
作者:陈望衡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中国传统伦理 孟子 论语 宗法观念 孝道 准宗教 梁惠王 陆九渊 仁政
-
描述:中国传统伦理观有四个特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观念、与政治一体的统治原则、准宗教的绝对律令、实用理性的做人之道;中国传统伦理观既是我们创建新伦理观的思想基础,又是阻碍我们前进的精神负担.
-
谈中医外科伪书之一——疮疡经验全书
-
作者:干祖朢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医外科 外科正宗 伪书 价值估计 王安石 外科精要 宋代 辨伪 孔子 春秋
-
描述:孔子的春秋为断烂朝报,其意谓春秋即使真为孔子所作,亦未必因真而即有价值。列子为张湛伪造,内经讬名黄帝,本草假说神农,但是它的价值,更不以其非真而低落。再谈伪书的来历,真是五花八门。现在这
-
杜预和《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
作者:杨博文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预 《周礼》 《春秋》 《春秋经》 《左传》 孔子 伯禽 《左氏传》 顾炎武 鲁国
-
描述:衰微,史失其官,于是孔子惧而修之。自惠公以上之文,无所改焉,所谓‘述而不作’者也。自隐公以下,则孔子以己意修之,所谓作《春秋》。”惜乎自伯禽至惠公的一段早佚,我们无从看到,能见到的,只是隐公至哀公共
-
儒学五经述论
-
作者:卢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仪礼》 《春秋》 《尚书》 孔子 《古文尚书疏证》 中国传统文化 今文尚书 《诗经》 《周礼》 《周易》
-
描述:本文认为,中国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正确地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应从认真研读儒家经典著作开始。《诗》、《书》、《易》、《礼》、《春秋》是现在的先秦儒家创立时期的五部经典,也是后来儒家学说演进的源头。本文对作为中国儒学之源的这五部著作,分别作了鸟览式的述评,并对某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