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65)
报纸(2007)
学位论文(119)
图书(64)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19)
历史名人 (856)
地方风物 (7)
非遗保护 (2)
红色文化 (2)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4(539)
2013(324)
2012(577)
2010(475)
2009(427)
2005(141)
1994(27)
1985(18)
1979(10)
按来源分组
剧影月报(42)
文艺报(23)
舞蹈(18)
南充日报(17)
艺术教育(9)
中国新闻周刊(9)
南京日报(8)
解放军报(6)
北海日报(3)
金陵瞭望(1)
牡丹亭》取材于佛教名著
作者:查德元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名著  佛教  取材  《游园惊梦》  《西厢》  代表作  汤显祖 
描述: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笔者沿着作者提供的线索,翻阅了唐代高僧道世撰写的《法苑珠林》,果然见其中有两则十分曲折感人的轶闻轶事,将其意译如下:其一,晋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在任上将夭亡的爱女葬于城北。新任太守张世之的公子子长,年方二十,有一天,子长做了一个梦,梦见一美丽少女含羞地对他说:“奴是前任太守之女,因为心相爱慕,特前来就教。”一连数夜,都做同样的梦。后来,甚至在白昼,那少女也出现在子长面前。最后他俩私订终身,结成恩爱夫妻。可是,好景不长,一天,仲文派丫环打扫女儿坟墓时,经过从前小姐的住房,丫环顺便进去张望,偶然间竟发现她那已去世的小姐一只绣花鞋在子长的床底下。她十分吃惊,赶快取走绣花鞋向主人禀报。仲文看后亦觉事有蹊跷,就去拜访世之,把公子子长找出来盘问,秘密就这样拆穿了。但...
《浮生六梦》:百感人生尽付昆曲
作者:罗屿  来源:新世纪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杜丽娘  恭王府  江苏省  牡丹亭  红楼梦  演出  汤显祖  寻梦  柳梦梅 
描述:六出关于梦的名段,好似人生百态,在柔美的昆曲中,与我们不期而遇胡同深处,庭院深深。水榭边,丝竹声声。歌台上,水袖曼舞。将相王侯、才子佳人一个个粉墨登场。这一切都好像梦中的情景。2008年8月底,恭王府戏楼再现梦境,江苏省昆剧院排演的《浮生六梦》
趣谈编剧“怪癖”
作者:鲁荷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楼板  牡丹亭  创作人员  节拍  佳作  原著  小曲  脱稿  编者 
描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段出自名剧《牡丹亭》中脍炙人口的名曲,据说是原著汤显祖创作此剧时,一边写一边脚踏楼板,击着节拍而写成的佳作,待至全剧脱稿后,他发现楼板,原来已被踏穿了一个窟窿
登滕王阁有感
作者:卢苇  来源:新一代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滕王阁  汤显祖  牡丹亭  风流人物  戏剧  自建  文学创作  公差  黄鹤楼  剧作家 
描述:因公差至南昌,闲暇日登滕王阁,立足顶楼,放眼四野,碧空如洗,赣水飞练,吟一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无限感慨立刻涌上心头。滕王阁自建成于世,1300多年间虽迭兴迭废,但终因其形胜、景异、文章好而不朽。清人写诗称
新版关公战秦琼
作者:苏杰阳  来源:集邮博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震亨  汤显祖  牡丹亭  关公  药名诗  万历年间  明朝  中国文学史  名医  元朝 
描述:朱震亨在午睡,汤显祖便在他的书房里静候。无聊之中,信手翻看书
昆曲之梦幻之美
作者:于丹  来源:传承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昆曲  汤显祖  生活方式  牡丹亭  至情至性  戏曲形式  柳梦梅  人生  南柯记 
描述:昆曲不仅仅是一种戏曲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谈昆曲,不是让大家都要去学去唱,去整折整折地看,有时候知道一个意象,知道一点声腔韵味,找到里面的一种情怀,让我们可以从容下来,可以做梦,这就够了。
唐涤生执着的艺术追求
作者:潘邦榛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追求  粤剧  创作实践  古典戏曲  香港  六个方面  电影改编  牡丹亭  红梅  汤显祖 
描述:在粤剧行内外,无人不听过唐涤生这个名字。他是杰出的粤剧编剧家、罕见的奇才;他籍贯珠海唐家湾而在香港成名,又蜚声中外。他才情横溢,名作迭出,对粤剧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值得我们大力的推荐和认真的研究。
细说《闺塾》中的陈最良
作者:黄晓明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人物形象  汤显祖  封建礼教  虚伪性  学生  教义  塾师  关雎  牡丹亭 
描述:《闺塾》这出戏描写了小姐杜丽娘、侍女春香初次在闺塾听塾师陈最良讲课的情景。汤显祖以其生花妙笔,塑造了这三个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相对于光彩照人的杜丽娘、率直泼辣的春香而言,陈最良只是配角。教参中对其做了如下论断:一个十足迂腐的道学先生,严格遵守封建教义,
“袅睛丝”释
作者:夏写时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杜丽娘  汉语大词典  蛛丝  牡丹亭  纳兰性德  游丝  花间集  周邦彦  假借义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所云晴丝究竟指何种实物?因某朋友在网上推出晴丝即蛛丝说.指名道姓逼我作答,我不得不作《袅晴丝说》、着重辨析蛛丝说之欠妥。此文若加副题,当是‘晴丝’是蛛丝吗?
遂昌七月会苏醒了
作者:蓝伟荣 刘智宁 陈敏民 汪建明 叶高兴 章建辉  来源:浙江画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遂昌  牡丹亭  十番  创作  新中国  表演  群众  演奏  昆曲 
描述:材。七月会又名秋赛会,实际上是农民闲时的一场文娱集会,也是商贾之集,人山人海的物资交流会,更是亲朋好友的团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