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政治文化与王安石变法
-
作者:王荣科 来源: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治文化 体系文化 政策文化 政治过程文化
-
描述:形成相应的新的政治文化 ,因此难以得到广泛认同与支持
-
北宋引黄放淤的历史经验
-
作者:王质彬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黄放淤 王安石 兴修水利 北宋时期 熙宁 淤田 农业生产 黄河水 变法 历史经验
-
描述: 北宋熙宁年间,力主改革弊政的王安石两次出任宰相之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运动。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是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十一月,王安石入
-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序言
-
作者:邓广铭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北宋政治 政治改革 变法改制 王安石变法 战略设想 宋神宗 北宋政权 保守派
-
描述:《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序言邓广铭1我现在刚刚把那本撰写于70年代的《王安石》的修改工作进行完毕。这次修改的幅度是比较大的。这次之所以对《王安石》进行大幅度的修改,虽有不少原因,但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
-
王安石--北宋时期杰出的法家
-
作者:邓广铭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时期 法家 儒家经典 自然观 董仲舒 地主阶级 思想理论基础 诸子百家 革新思想
-
描述:逐渐觉察到一些现实的社会政治问题,形成了革新思想。他反对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谬论,指出:“尚变者,天道也。”“有阴有阳,新故相除者,天也;有处有辨,新故相除者,人也”。这种“新故相除”的自然观和社会观,是他进行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
-
北宋两浙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
-
作者:方如金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末年 两浙路 社会经济 两浙地区 海外贸易 王安石 宋太祖 丝织业 唐末五代 海塘
-
描述: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宋太祖采用“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于975年灭南唐后,吴越北面失去屏障,978年,北宋改用政治压力胁迫吴越降宋,钱俶“遂上表献所管十三州、一军”“县八十六,户五十五万六百八
-
北宋台谏制度与党争
-
作者:沈松勤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台谏制度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文字狱 御史中丞 “乌台诗案” 苏轼 新旧党争 侍御史 谏官
-
描述:北宋台谏制度与党争沈松勤《宋史》卷三九○传论有“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之说。作为一种监察制度,北宋台谏在巩固君主集权的过程中,确曾起过积极作用;台谏对北宋学术文化的繁荣所起的促进作用,近来
-
北宋中叶振兴国家财政的主要措施
-
作者:赵云旗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中叶 振兴国家 主要措施 王安石 富商大贾 市易法 免役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青苗法
-
描述:北宋中叶振兴国家财政的主要措施赵云旗北宋中叶以后是中国历史上号称“积弱积贫”的一个时期。“积贫”是指国家财力的严重亏空,“积弱”是指对辽、金战争中的屡屡失败。《宋史·食货志》载:宝元中,“计江、淮岁
-
北宋党争与“荆公体”
-
作者:沈松勤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党争 创作主体 吕惠卿 王安石变法 西昆体 公体 生命意识 参政主体 新旧党争
-
描述:北宋党争与“荆公体”
-
从三篇《朋党论》看北宋的党争
-
作者:成长健 师君侯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朋党 欧阳修 王禹 苏轼 范仲淹 北宋党争 吕夷简 司马光 王安石 旧党
-
描述:论文。如果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探讨这三篇文章,就不但有助于了解这三位历史人物在他们所处时代翻云覆雨的政治斗争中的立场和地位,而且结合当时的斗争实际,还可以看到北宋一代党争的发展特征。
-
北宋对古代文献注释的变革
-
作者:崔文印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刘敞 古代文献 解释 周礼 小传 经义 读书志 论语 注释
-
描述:守章句注疏之学”的沉闷局面。(引文见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七经小传》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包括《尚书》和《毛诗》;中卷包括《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公羊传》;下卷则是《论语》。从形式上看,《七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