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壁《王荆公诗注》的诗学批评
-
作者:何泽棠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壁 王安石诗 诗歌注释 诗学批评 创作方法
-
描述:效果进行点评,从而揭示了王安石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
《王荆公诗注补笺》平议
-
作者:王样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荆公诗注补笺》 巴蜀书社2002年元月第一版 宋人 王安石 注本 诗集
-
描述:《王荆公诗注补笺》平议
-
论齐辰翁评点荆公诗之理论意蕴
-
作者:汤江浩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辰翁 王安石 诗 评点
-
描述:刘辰翁评点荆公诗,为刘氏重要评点著作之一,因种种原因,较长时间以来一直为学界所冷落。本文依据蓬左文库本所存刘评,对其理论得失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总结,并对其理论产生之渊源、背景进行了纵横比较与探讨。
-
稿本《故中书舍人南丰先生曾公谥议》述略
-
作者:张燕婴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稿本《故中书舍人南丰先生曾公谥议》 刘汉弼 曾巩 《全宋文》 《全元文》 佚文
-
描述:胡佚民跋四则,也多为诸家文集(包括《全元文》)未载之佚文。本文逐一引录,并略加考释,希望有补于文献。
-
李壁《王荆公诗注》与“以史证诗”
-
作者:何泽棠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壁 王安石诗 诗歌注释 以史证诗
-
描述:节,解释了用"赋"、用"比兴"、用典等各类诗句的意义。李壁还考证了部分诗歌的创作时间,并由此推证了诗意。
-
从《欧阳文忠公杂书》看欧阳修的书法观
-
作者:杜春侠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书法观 苏舜钦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王安石 金石学 乐之 文康 书写 苏轼
-
描述: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同时,他又是一个书法家、金石学家和书法理论家。
-
“万里黄河万卷书”系列之一 温公祠解析《辨奸论》
-
作者:陈为人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神道碑 苏东坡 黄河文化 山西省 欧阳修 资治通鉴 变法改革
-
描述:引言黄河中游的山西,由于"表里山河"的独特地理环境,"山河环护",保证了古人类生存居住所必备的先提条件。所以,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山西成为炎黄之祖、华夏之根,一个民族的发祥之地。山西芮城风陵渡距今一百八十多
-
《王荆公唐百家诗选》版本源流考述
-
作者:陈斐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荆公唐百家诗选 版本源流
-
描述:即授门生丘迥"依旧式重梓",是为丘迥残刻本。黄丕烈认为丘迥残刻本之底本即同抚州重刻本。宋荦后又得一全本,命丘迥补刊十二卷,是为康熙甲申丘迥全刻本。何焯云补刊十二卷之底本为"书迹类明初人"的抄本,此抄本应源于倪仲傅刻本。四库本、《昌平丛书》本、清末石印本、商务印书馆仿古活字本以及20世纪的多种标点本皆源于丘迥全刻本。"分类本"乃后人重新改编杨蟠刻本而成,宋以后未有版刻,今仅存南宋初年刻残帙两部:一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存卷一至五、卷十一至十五,凡十卷;一藏国图,存卷九至十六,凡八卷。静嘉堂藏本与国图藏本为同版,皆有修补痕迹,前者印刷时间略早。国图藏宋刻孤本《丽泽集诗》卷十五亦从是选"分人本"选录38家62首。此外,还有南宋时少章评批本和元仇远《批评唐百家诗选》,版刻情况不明。
-
走出“荆公新学”―对王安石学术演变形态的再勾勒
-
作者:徐规 杨天保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荆公 经学 新学 王学 金陵之学
-
描述:走出“荆公新学”―对王安石学术演变形态的再勾勒
-
以船为家的71岁摆渡公-2年来,他风雨无阻地接送前往金山寺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以船为家的71岁摆渡公-2年来,他风雨无阻地接送前往金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