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早期儒家与人类中心主义环境哲学的对话
作者:庄庆信  来源:哲学与文化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环境哲学  早期儒家  环境伦理  伦理原则    天人合德  价值陶成 
描述:型态出现。由於此中西两种思想十分类似,本研究将考查两者之间到底有何异同? 彼此能否透过对话而更为成长?为现代中国人什麽样的环境哲学比较合适?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早期儒家的环境伦理、环境伦理基础、环境
宋代杨万里心学观“用心”说对心学一系的展开
作者:曾华东  来源:阳明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万里  阳明心学  宋代  知行并重  哲学著作  诚斋易传  知行关系  陆象山  性与天道  契合点 
描述:党、二人又同朝为官,同为南宋学者,交谊相契。杨万里在坚持自己气本论立场的同时,提出了自己"性而身之"心学观。在他的主要哲学著作《诚斋易传》和次要著作《心学论》中分别强调"学者将欲通变,于何求通?曰道
陆九渊心学中的“心”、“本心”——陆九渊心学九辨之六
作者:涂宗流  来源: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心  人心  道心 
描述:”的“心”(人脑 ) ;“本心”、“良心”、“赤子之心” ,是指属于心理现象的“仁义之心
陆象山"荆门之政"及其反思
作者:郑晓江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荆门之政  荆门之政  现代沉思  现代沉思  心学  心学 
描述:伸;第二,现代社会要根除政治生活中的人治现象,不在抛弃儒家的德治观念,相反,倒是应该正确地理解儒家的政治学说;第三,从政者应该具备哲学的思维、哲学的方法、哲学的境界,以哲人的身份从事政治的活动。
陆象山与杨慈湖师弟关系辨证
作者:孙齐鲁  来源:现代哲学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杨慈湖  杨慈湖  师弟关系  师弟关系  心学  心学 
描述:最得象山之真传,不啻为儒家心学史一大误会.
汤显祖的“情至说”
作者:钟芳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至说  情至说  生生之仁  生生之仁  心学  心学  情感解放  情感解放 
描述:”,还包含着“贵天下之生”的公“情”。对汤显祖来说,忘“情”即意味着忘世,这对汤显祖来说则无法做到, 因而终其一生都为情所苦,无法解脱。汤显祖重“情”,却否认纵欲。作为一位儒家的知识分子,汤显祖对“礼
陆象山心学感悟录
作者:周世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心学  象山心学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内容构成  内容构成  历史影响  历史影响 
描述:多角度地分析了象山心学的生态环境,揭示特定时空象山心学产生的必然规律;从“人心(性)本质说”、“人心同一说”、“人心蒙蔽说”、“人心自救说”、“人心开发说”五个层面论述了象山心学的基本内容及各部分
论陆象山“心学”教育思想
作者:王法贵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  辨志  辨志  立心  立心  做人  做人 
描述:陆象山作为一个学派开创者所从事的教育活动及其所彰显的理论特色,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他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辨志"为先导,以"立心"为根本,以"做人"为归宿,三位一体,相辅相成,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其心学
李绂与陆王心学
作者:李帆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陆王心学  躬行实践    王学统 
描述:"陆、王学者第一重镇"。
阳明心学致用浅识
作者:刘培元  来源: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阳明心学  思想文化渊源  理论体系  宇宙本原  心即理  陆九渊  中国传统  本体  主要内容  承孔 
描述:阳明心学具有悠久的思想文化渊源,远承孔孟心性之理,近接陆九渊心即理之说,吸纳释、道的思想因素,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使中国传统心学别开生面。 一 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试阐释如下: 1、心是宇宙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