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熹《周礼》的时代背景及其内容探析
-
作者:周林 来源:芒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时代背景 朱熹 周礼 发展进程 儒家政治思想 政治制度 南宋 春秋战国时期 政治经济制度 王安石
-
描述:《周礼》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应当是承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礼学,是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周礼》中,包含了官阶的设置、待遇以及社会中其他一些制度的相关方面。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以《周礼》论青铜「旅」器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海中文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两周青铜器铭文 旅彝 陈设 Zhou Li Zhou Dynasty bronze ware inscriptions lü vases to display
-
描述:以《周礼》论青铜「旅」器
-
荀子与周礼之关系-以威仪执持为考察中心
-
作者:暂无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荀子 儒家 威仪 周礼 性恶 Xunzi 荀子 Confucian weiyi 威仪 Zhou Li 周礼 human nature
-
描述:荀子与周礼之关系-以威仪执持为考察中心
-
困境·绝境·处境——王安石变法故事的当代讲述
-
作者:卢燕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变法 变法 故事 故事 现代性 现代性 人民 人民
-
描述:代历史叙述的反思。本文首先以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宋代近世说”为切入点,考察了王安石故事在传统历史中何以被讲述成一个否定性故事的深层原因;继而进入现代历史的起点处,研究这个在传统历史中被否定的故事,如何被启蒙先驱梁启超重新讲述成一个朝向进步的肯定性故事;最终,在梁启超开启的现代叙述思路中,通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邓广铭四十六年中四写王安石这一事件,将对这个故事的追踪和研究落脚于对中国当代历史的讲述和反思。通过对这些“故事”的追踪研究,本文试图揭示不同时代故事讲述者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对上个世纪一百年间中国所苦苦追寻的“现代性”所作的的思考,并通过对他们思考得失的再思考,来对中国自己的文明与来自西方的“现代性”文明之间的关系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回答,并在这一思考和回答中回应本文最核心的问题:在一个以“现代性”为主旋律的世纪及其以后的历史中,一个古老民族究竟以什么为核心力量,来担负起一个怎样的“现代中国”梦想?
-
只把重任记心头——记青岛市四方区人大代表周相山
-
作者:张青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区人大代表 青岛市 形象 群众 人民
-
描述:提起周相山代表,眼前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堂堂正正为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形象,一个牵挂群众冷暖、为民奔走解难的形象,一个牢记人民重托、不辱代表使命的形象……敬意,油然而生。
-
释《春秋》必以周礼明之——读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注
-
作者:徐兴无 来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刘歆 《公羊》 杜预 扬州学派
-
描述:其《疏证》的凡例拓展为三大研究领域,建构起刘氏《左传》学的经学体系。
-
《周礼》视阈下“狂夫驱傩”身份认证及傩戏源流新探
-
作者:章军华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方相氏 狂夫 傩戏 源流
-
描述:变历程,为傩戏源流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考。
-
从《周礼·地官司徒》中观儒家人本生态思想
-
作者:吉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周礼 地官 大司徒 教化 生态 人本
-
描述:上发端的,其生态思想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的人类社会,再推而广之运用于自然。本文从考据入手,论述了周礼地官中大司徒的执掌、周礼中具有生态环保功能的职官以及由此来证明儒家所独特的人本生态思想。
-
《周礼》名物词贮存的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思维模式
-
作者:刘兴均 来源:东方丛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 词汇 古代 周礼 思维 模式
-
描述:名物词作为具体特定物的名称是客观实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把主观感觉到的客体形象经过思维的类化处理,借助有声语言外显出来的结果,因而它就带有意识或精神的印记。语言是有民族性的,语言的民族性表现在它鲜明地表现了民族的精神。正如洪堡特指出的:“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
-
周粟·周风·周礼:谈岐山嫂子面
-
作者:傅功振 来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岐山嫂子面 周粟 周风 周礼 亲情文化 和文化
-
描述:礼仪中的亲情文化与"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