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455)
报纸(1118)
学位论文(175)
图书(173)
会议论文(4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798)
地方文献 (64)
红色文化 (53)
地方风物 (23)
宗教集要 (11)
才乡教育 (7)
文化溯源 (6)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1(595)
2010(546)
2009(483)
2007(404)
1996(229)
1994(209)
1985(129)
1982(78)
1981(63)
1979(36)
按来源分组
语文教学与研究(71)
皖江晚报(8)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
安庆晚报(2)
白城日报(2)
中华书局(2)
艺谭(2)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中国医疗保险(1)
吹毛求疵《伤仲永》
作者:赵东明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仲永》  “神童”  后天教育  王安石  寓理  文章  议论 
描述: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寓理于事,先扬后抑,对比鲜明。仲永5岁即"指物作诗立就",到十二三岁时作诗即"不能称前时之
古诗炼字面面观
作者:林凯伟  来源:中学文科(高中)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炼字  “诗眼”  王安石  “绿”  写作 
描述:古人写作诗词,讲究炼字。常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所谓"诗眼"、"词眼"。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安石
“其文漫灭”之我见
作者:王国彬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教育出版社  《游褒禅山记》  文言散文  王安石  普通话  翻译  注释 
描述:的)碑文(已经)模糊
传统文化的世俗讲究
作者:何乐为  来源:成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俗讲  王安石  文学家  风俗  联语  北宋 
描述:贴“喜”字的风俗新婚贴“喜”字的风俗与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有关。王安石赴京赶考,途中见有富绅马氏在门楼上挑出一盏灯彩,出联择婿,联语是:“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考试时,考官也出联征对,联语
北宋“市易之獄”淺探~熙寧政爭研究之二
作者:蔡哲修  来源:中興史學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變法  黨爭  市易之獄  王安石  呂惠卿  曾布 
描述:衝突問題,另方面則又具有調整新黨內部權力結構的作用。呂惠卿與曾布,號稱王安石變法的左右手,二人卻似乎存在著微妙的競爭關係,本文即嘗試從新黨內部權力鬥爭的角度出發,藉著對「市易之獄」的探討,以觀察此
唐宋政治论述中的贞观之政-治国典范的论辩
作者:方震华  来源:台大历史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贞观  理学  治国典范  唐宋时期  五代  唐太宗  王安石 
描述:學的開展,部分文士開始批判唐太宗,提倡恢復堯舜三代之制以超越漢、唐。他們希望藉著政治的改革以達到重建禮樂與移風易俗的目的。 但是,當王安石、蔡京高舉「三代之法」以合理化自已的施政,反對者一方面質疑
我市发现《除害安民实政碑》-为研究王安石变法提供可靠的实物
作者:暂无 来源:泰安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10月10日讯 (记者 张英爱)近日,中国文博会会员张亚明得到一块珍惜刻,经他考证是宋代的《除害安民实政碑》,记载有王安石变法内容。 张亚明介绍说,这块刻是肥城的收藏爱好者柳金亮先生2004
宋熙宁年问社会变革的壮阔画卷:万斌生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
作者:邓全恩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社会变革  历史  生长  艺术作品 
描述:万斌生同志苦辛十载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终于问世了,这是临川籍作家以小说形式深刻反映北宋熙宁时期那场波澜壮阔的变革运动,全面刻划“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12卷
背向民愿的谋政悲剧——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作者:黄禹康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失败者  原因  悲剧  励精图治  富国强兵  成功者  宋王朝 
描述:在中国历代变法图强的谋臣中,有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促进大统的改革成功者,也有背向民愿、以牺牲平民百姓利益为代价的改革失败者。作为宋王朝的谋政重臣,王安石提出
2007高考语文名言名句全面猜想
作者:张坤  来源:高考(数语英)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句  杜甫  王安石  辛弃疾  猜想  李商隐  陶渊明  李清照  名言  出师表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