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66)
报纸(787)
学位论文(168)
图书(146)
会议论文(3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325)
地方文献 (58)
非遗保护 (6)
红色文化 (5)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3)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3(441)
2011(524)
2010(514)
2007(386)
2004(215)
2001(219)
1994(209)
1986(160)
1979(36)
1962(13)
按来源分组
同舟共进(12)
新闻战线(7)
中学生(6)
中国花卉盆景(5)
河南社会科学(3)
中华书局(2)
成长(1)
中国医疗保险(1)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1)
新会计(1)
关于《归去来辞》写作的时地问题
作者:贺崇明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写作时间  想象  王安石  欧阳修  文章  古今  景物描写  问题  作者 
描述:《归去来辞》是古今传诵的名篇。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王安石也推崇它为“南北文章之绝唱”。可是由于文中描写的春天景象与《序》后落款的时间“十一月”不合,是以古今学者众说纷纭
曾巩散文的美学特征
作者:揭永明  来源:写作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特征  曾巩散文  欧阳修  艺术风格  唐宋八大家  气势雄浑  王安石  修身养性  文章  底蕴 
描述:曾巩早期为文,气势雄浑,瑰伟奔放,而终显底蕴不足。后受益于欧阳修“六一风神”,“广其学”,毕读六艺百家,史籍杂著,同时又“坚其守”,恪守六经规范,修身养性,取合前贤,终于形成了雍容典雅、古奥精深的艺术风格,在唐宋八大家中
祭欧阳文忠公(节选)
作者:姚子明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临川  学术  文集  人力  节选  文章  欧阳修  四十年  翻译 
描述: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
批评古人应有的放矢
作者:吴小如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迁  孟尝君  史记  批评  王安石  古人  缺点  先秦  作者  文章 
描述:近来读了两篇批评古人的文章。一篇载于1996年11月11日济南日报,题为《之瑕》,指出司马迁的《史记》有五个缺点。缺点之一,认为《史记》记汉事详而记先秦事太略,说它是一部头小肚小腿小而脚特大的畸形
满分作文揭秘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教育(中考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  揭秘  满分  精神家园  精彩  生动形象  王安石  文章  同学  葡萄树 
描述:满分作文揭秘
诗人萧开愚自选集《此时此地》出版
作者:暂无 来源:诗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出版社  选集  译诗  文章  王安石  百科全书式  不同时期  汉赋  作文  研究生 
描述:诗"。萧开愚的翻译是严谨的。萧开愚的文章自成一体,典雅繁茂,硬朗险峻,讲究气度,能看到汉
因事见理 叙议结合:《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之比较
作者:蔡生兰  来源:青海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石钟山记》  叙议结合  比较阅读  游记  王安石  文章  记叙 
描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两篇游记作品和我们常见的一般游记的写法不同,它们名为游记,实际上并不是记游,而是通过记叙来阐发作者的见解。将两篇文章作比较阅读,既有利于把握两篇文章
我心中默念的名字
作者:李季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思想  名字  古人  人物形象  文章  议论性  见解  欧阳修  宋词 
描述:我心中默念的名字
再品《伤仲永》
作者:刘立霞  来源:少年天地(初中)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语文  北宋文学  王安石  主要内容  前时  指物  作诗  短小  文理  文章 
描述:《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文章。它短小活泼,意味隽永,向来备受称道,也一直是中学语文的保留篇目。其主要内容是:方仲永五岁时就能“指物作诗立就”,而且“文理皆有可观者”,这是很了不起的。然而方
编者的话
作者:暂无 来源:天风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编者  半月刊  读者  调整  王安石  文章  中国基督教  编辑力量  出版形式  提供服务 
描述:种贡献”。在中国教会的信仰具体实践中,中国教会是一个宣讲和服务的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