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775)
报纸
(85)
图书
(15)
学位论文
(10)
会议论文
(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09)
地方文献
(70)
文化溯源
(4)
宗教集要
(4)
地方风物
(3)
非遗保护
(1)
红色文化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
(32)
2011
(44)
2010
(37)
2008
(37)
2007
(32)
2006
(36)
1996
(25)
1995
(24)
1990
(10)
1980
(11)
按来源分组
名作欣赏
(24)
其它
(21)
抚州师专学报
(12)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4)
中国书画
(4)
今日湖北(下半月)
(1)
中国画
(1)
词学
(1)
人民日报海外版
(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1)
相关搜索词
《诗经》
画评
周亮工
精神现象
天青
咏诗
中国画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
历史教科书
办公室
太湖石
故事情节
地画
人物画
墨竹
历史人物
名士
太阳
北宋
作文
凝神
音乐史
题材
唯心主义
于右任
基本方法
古代诗歌
发音
首页
>
根据【检索词:《读画录》】搜索到相关结果
893
条
北京图书馆藏宋版书叙
录
(十一)
作者:
李致忠
来源:
文献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图书馆
周礼
宋版书
唐仲友
南宋初期
北宋
刻本
宋本
礼记
郑玄注
描述:
《周礼》十二卷汉郑玄注宋婺州市门巷唐宅刻本(劳健抄补并跋)。每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五至二十七字不等,注文小字双行,行三十五六字不等,白口,左右双边。
《邵氏闻见
录
》所载王雱事迹一则辨证
作者:
刘玉民
来源:
兰台世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邵氏闻见
录
王雱
辩诬
描述:
王安石的儿子王雱是熙宁变法的重要参与者和构建新学的中坚人物,但由于邵伯温的《邵氏闻见
录
》中所载一则涉及他基本品德问题的事情是邵氏的污蔑之辞。
中国古代诗歌阐释模式与《玉台新咏》
录
诗
作者:
胡大雷
来源:
东方丛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台新咏》
中国古代诗歌
阐释模式
胡应麟
刘师培
艳歌
文章
徐陵
描述:
徐陵《玉台新咏序》称该书的“撰
录
艳歌,凡为十卷”,即明胡应麟所说“《玉台》但辑闺房一体。”但是,《玉台新咏》收录的作品是不是都属“艳歌”呢?当然,我们论文章,首先应该以当时的眼光为准,刘师培《论各家
试论《邵氏闻见
录
》中王安石的交友观
作者:
章文明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邵氏闻见
录
王安石
交友观
描述:
《邵氏闻见
录
》一书对王安石及其交友的记录有一定的偏见,参之以《宋史》等资料则能比较全面地展现王安石的交友观。他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体现不同的交友观。
诗就是自己的一条河:欧阳昱与杨邪对谈
录
作者:
杨邪
欧阳昱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澳大利亚
翻译
八十年代
欧阳
英语
澳洲
中文
湖畔诗派
二十年
描述:
斯沃斯(William Wordsworth),以及济慈、拜伦、骚塞等的影响,写了大量中文诗歌,也有少量英文诗和双语诗,同时大量投稿,给《飞天》应该是投得最多的,但基本百分之百遭到退稿,只在1983年5月前后才收到来信,说选用了一首,是我有史以来在中国发表的第一首《无题》,开头一句就是“我恨春天”,也是我1991年4月出国之前在国内发表的第一首和唯一一首诗歌。 杨:那么就是说,几乎从一开始,你的写作风格就是比较“剑走偏锋”的?要不然,那些诗歌的发表不会如此艰难。 欧阳:那是一个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年代。我学英语期间,又自学了法语和德语。我现在在墨尔本的家中翻旧稿时,惊奇地发现了一个德语小说的译稿。大学四年,我写了一千多首中文诗,一部长篇,二十多个短篇,翻译了不少英文诗歌和短篇小说,以及毛姆的一个长篇,当时都没有发表,但是很好的操练。
《邵氏闻见
录
》所载王雱事迹一则辩证
作者:
刘玉民
来源:
兰台世界(下半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邵氏闻见
录
》所载王雱事迹一则辩证
《邵氏闻见
录
》所载王雱事迹一则辩证
作者:
刘玉民
来源:
兰台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邵氏闻见
录
王雱
辩诬
描述:
王安石的儿子王雱是熙宁变法的重要参与者和构建新学的中坚人物,但由于邵伯温的<邵氏闻见
录
>中所载一则涉及他基本品德问题的事情是邵氏的污蔑之辞.
《邵氏闻见
录
》所载王雱事迹一则辨证
作者:
刘玉民
来源:
兰台世界(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邵氏闻见
录
王雱
辩诬
描述:
王安石的儿子王雱是熙宁变法的重要参与者和构建新学的中坚人物,但由于邵伯温的《邵氏闻见
录
》中所载一则涉及他基本品德问题的事情是邵氏的污蔑之辞。
看图
读
《牡丹亭》
作者:
侯会撰文
来源:
金盾出版社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看图
读
《牡丹亭》
读
《牡丹亭》札记(五则)
作者:
康保成
来源:
戏曲研究通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读
《牡丹亭》札记(五则)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