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琪光书法对联
-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笔者藏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鲁琪光所书写的一副对联。该对联纸本,立轴,纵133厘米、横31厘米,内容为:“左詠临流山筋昼日”、“嵇琴在水列趣目风”,款识为:丽南三兄大人雅正、弟鲁琪光。钤白文“鲁琪光印”和朱文“芝友”印各一枚。(见图) 鲁琪光(1826-1895年),字芝友,号黻珊,江西南丰人。是清同治
-
王安石读书留胜迹
-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 /图 霍建明 天宁寨位于潜山县梅城镇南部,高出四周10米左右,面积近5亩,是城里唯一的一座小高地。据史料记载:北宋庆历年间,寨上始建天宁寺;明末史可法于此建天宁营;后来,逐渐衍生为天宁寨。 天宁寨正门坐南朝北,进则步步登高,直至寨顶俯瞰美丽的南湖。由正门向上前进百米许,便可见到潜山十景之一“舒台
-
绝世奇才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刘小庆实习生孙聪整理
你眼中的王安石是什么样的人?政治家,文学家,还是哲学家?不同角度,我们遇见了不同的王安石。有人说,他就是一位遨游于文学、政治、哲学多领域的绝世奇才。
说到王安石,大家最初的认识,多半从其诗词文章开始。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苏东坡并
-
王安石舒州为官
-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图 黄俊英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曾对舒州(今潜山)有着特殊感情。宋仁宗皇佑3年(1051年),31岁的王安石曾出任舒州通判。他在3年任期中,白天下乡调查研究,访民问苦,晚上登“舒王亭”读书,敬业爱民,洁身自好。 王安石刚任舒州通判不久,第一次踏上舒州这片土地,第一次见到舒
-
“于山水间悟人生哲理”
-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褒禅山
航拍褒禅山风景区(本报资料图)。
千古不易的青山,亘古不变的绿水,已然成为中国古人的精神家园。流觞曲水的兰亭,大江东去的赤壁,浩浩荡荡的洞庭湖,美丽的山山水水寄予了王安石无尽的得意或失意。在王安石的作品集子里,游记文并不多,但是有一篇山水游记却独树一帜,它不仅写山水,更将笔触伸向
-
王安石与灵窦泉
-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 /钱春阳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一生追求改革,致力于变法。 灵窦泉,又称“万世海眼泉”。因泉出两穴,形如蟹眼,又名“蟹眼泉”,位于铜陵县顺安镇大明村(古陶村)境内,大明寺后山,晃灵山北面。山周围茂林修竹,云环雾绕,幽谷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十分宜人。连片陡峭的石壁终年呈湿润状,洞石上有
-
褒禅山与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孙嵘
我作为读者,每每诵读《醉翁亭记》,熟知滁州的琅琊山;诵读《岳阳楼记》,联想到湖南的岳阳楼;诵读《滕王阁序》,神往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唯独在读到《游褒禅山记》,却不知褒禅山在哪里。
原来我们耳熟能详的褒禅山竟然在含山境内。这篇名篇佳作的地点就出自家门口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追寻古人踪
-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北宋)
-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监制:尹宗应裴保平策划:刘力郑良
视觉:刘志文
王安石(公元1021—公元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少好读书”,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
做足“王安石文化”打造文化底蕴景区
-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900多年前的4月,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与兄弟、好友结伴,游览了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并以追记的形式写下了一篇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游记——《游褒禅山记》。褒禅山也因此声名远扬,享誉中华大地。
“《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被国家教委选在高中课本里,是一篇必修的课文。包括港澳台,只要在以中文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