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金应熙谈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作者:江士贤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中国史学会  派代表  季羡林  委员  城市史学  斯图加特市  代表团  刘大年  国际史 
描述:组成,团长刘大年,顾问季羡林、莫阳,代表团成员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已有八十多年历史,第一届大会于1898年在海牙举行,此后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大致上每五年举行一次,是国际史学界的学术论坛.1980年,中国史学会曾以观察员身份派代表参加了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十五届大会.
说“封”
作者:姚炳祺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义  疆界  土也  《说文》  《周礼》  甲骨文  封驳  明经  义符  积土 
描述:八个“封”字,郭氏曰:“除井邑封道一字外,均与近人之建立经界无异”.③引《周礼》司徒之职与封人之掌中之两材料,证明“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详见郭著《甲研上册释封》).“封”之本义如以郭说之“经界”为确论,则《说文》所解当属后起之义.《说文》云:“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寸,守其制度也,公候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古文封省.土,籀文封”.按,“封”字甲骨文作(?)、(?)、(?),从丰从土,或加“又”作(?)(京津4499),正如郭氏所说,均象植树于土,以明经界.金文形体亦基本相同,如《康候丰鼎》作(?),《调生簋》作(?),或有省“土”而于丰下加“又”者,如《散氏盘》“封”字作(?),象双手植树形.小篆作(?),篆体(?),殆为(?)之讹,“又”与“寸”通,故许慎析为“从之从土从寸”,...
读《宋代教育》
作者:何忠礼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  “三舍法”  学校  升级制  书院  教职员  陆九渊  近代教育  史料 
描述:代教育的鼎盛时期,从制度上对它作了若干研究,却没有发现其中所包涵的新气象.并完全割断了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尤其是宋代教育的有机联系,这样便不利于我们批判地继承宋代教育这份宝贵的历史遗产.袁征同志所撰之《宋代教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正确地提出了中国古代教育在宋代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的新看法,以丰富而翔实的史料,周到的分析,通俗而富于逻辑性的语言,揭示了宋代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全貌,探讨了它的优良传统和沉疴痼疾,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