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松甸:中国黑木耳第一镇
-
作者:于宁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黄松甸:中国黑木耳第一镇
-
黄松甸:3000吨食用菌成交
-
作者:暂无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张清东于宁)8月2日,第二届吉林蛟河黄松甸食(药)用菌产品展示暨经贸洽谈会开幕。来自7省、市的49家食用菌生产企业参展,16个省42个城市的1300余名食用菌经销商参与洽谈。食用菌成交量或意向成交量在3000吨左右,金额达1.5亿元。 黄松甸镇是全国闻名的食用菌之乡。镇内森林覆盖率91%,昼
-
黄松甸菌洽会节俭务实
-
作者:暂无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马红宇记者曾庆伟)每年这个时候,正是中国黑木耳之乡蛟河市黄松甸镇举办食用菌展洽会的时节。往年每逢此时,全镇到处张灯结彩,今年却与往年大不同,按当地群众的话说,今年的菌洽会办得静悄悄的。
按照节俭原则,镇里今年没举办大规模的开幕式,而是召开两个实实在在的产销对接会和座谈会,外地客商、当地
-
小额贷款撬动黄松甸镇木耳大产业
-
作者:暂无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周效宇记者杨晓艳)在蛟河市黄松甸镇,众多走在致富路上的农民提起国开行吉林省分行“公司+农户”的小额贷款新模式时,都赞不绝口。
蛟河市黄松甸镇因盛产黑木耳而被誉为“黑木耳之乡”。全镇95%以上的农户从事木耳的生产、加工、销售,90%以上的经济收入来自木耳产业。随着食用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
“小木耳”做成大品牌 蛟河黄松甸木耳产业形成集聚效应
-
作者:暂无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毕玮琳)蛟河市黄松甸镇是著名的“中国黑木耳之乡”,但在产业培育初期,当地人靠的却是一副肩膀两条腿,背着木耳找市场,而今黄松甸依托万亩基地的集聚效应,把“小木耳”做成了供不应求的大品牌。
黄松甸镇地处吉林省东部山区,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适宜黑木耳生长,黄松甸镇农民曹福鑫4年前开始搞木耳
-
变身﹃有机﹄的黑木耳——蛟河市黄松甸镇特产业再升级记事
-
作者:纪英俊 张力军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月下旬的一天,记者在蛟河市黄松甸镇花园村老党员迟金家,见到了正在一边看着大伙做木耳袋,一边听这位“灵芝老人”谈提高黑木耳质量想法的村支书孙旭。
“我们的木耳应该从量变到质变了。”孙旭说。
“今年全镇人工栽培黑木耳发展到2.3亿袋,尽管黄松甸镇已经成为东北地区最大、全国知名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但随着
-
恶犯李浩一审被判处死刑
-
作者:暂无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新华社郑州11月30日电(记者李丽静)11月30日上午,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李浩故意杀人、强奸、组织卖淫、非法拘禁,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进行一审宣判:主犯李浩被判处死刑,其他从犯分别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和缓刑。
法院审理查明,2009年8月,被告人李浩为控制妇女进行淫秽视频表演赚钱,在
-
刘绍先同志逝世
-
作者:暂无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原吉林省畜牧局局长、党组书记刘绍先同志(离休干部),因病于2013年8月6日1时35分在长春逝世,享年82岁。
刘绍先同志是山东省掖县人,汉族,1947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哈尔滨市委组织部组长、副处长,东北局组织部巡视员,吉林省榆树县委副书记,吉林省农委(农林办)
-
汤显祖名作《牡丹亭》被改编为电视剧
-
作者:暂无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新华社南昌10月22日专电(记者黄和逊郭远明)由汤显祖名作《牡丹亭》改编的电视连续剧,22日在汤显祖家乡江西抚州市开机。 据了解,电视连续剧《牡丹亭》由中共抚州市委、市政府,中共洛阳市委、市政府,江西出版集团,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 电视连续剧《牡丹亭》中杜丽娘的饰演者孙菲菲有“古典气质
-
“倔老头”做义工
-
作者:暂无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徐连仲是洮南市某机关单位的退休干部,虽已至耄耋之年,却仍然坚持为他人义务理发,为了把自己的遗体捐献出去,他奔走了20年。听到这些,我不禁想要走进老人的生活,探索老人身边的故事。
日前,我来到光华社区的一栋居民楼前,正好有几位老大爷在亭子里打扑克,我就上前打听:“大爷,知道徐连仲大爷家住哪儿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