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先秦厩马、牧马辨异
作者:张君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先秦时期  战国策  牧区  周礼  春秋前期  性质  养马  守卫  楚国 
描述:抢马,列国通常还派兵至郊牧守卫。《左传》(?)公二十八年记:“谁扞牧圈?”扞,即是守卫。不少小国碍于疆界局蹐,终先秦之世均以郊为牧区。《左传》隐
《周礼》书中的大宰与小宰
作者:宫长为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公羊传》  《周礼正义》  《左传》  西周金文  《毛诗正义》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春秋左传  孙诒让  周公 
描述:《周礼》书中的大宰与小宰宫长为笔者尝在《周公何以摄政称王》一文中,提出周公是以大宰的身份摄政称王的,并且,还论证了大宰作为总理朝政的最高长宫,爵为上公,命为九节,在西周王朝官制的结构中,应当占居首要位置①。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周礼》书中的大宰与小...
梁启超应是抄录太平天国印书的第一人
作者:张铁宝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梁启超  学校图书馆  省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  博物馆  大学图书馆  国内研究  清政府  基本资料 
描述:语言学校图书馆、稍后俞大维在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1932年萧一山在英国伦敦
材料解析题选材的新趋向--兼谈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
作者:孙丰钦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材料解析题  选材方法  新趋向  高考命题  定时定位  历史唯物主义  多民族国家  历史时期  王安石变法  历史教材 
描述:料看,可以说它超“纲”超“本”。但是从解题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来看,完全符合高考命题的标准。正是由于这种题型所提供的材料不受“纲”“本”的限制,命题人可以在古今中外浩如烟
黄麻起义后开辟的应是鄂豫边革命根据地
作者:徐修宜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革命根据地  黄麻起义  中国现代史  边界地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木兰山  东北地区  湖北省  鄂东地区  游击战争 
描述:地。 1927年11月13日,湖北省鄂东地区的黄(安)麻(城)两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伟大的武装起义。起义部队在攻打黄安县城时,遭到了失败,一部分起义军突出重围后,便转移到鄂东北地区的黄陂县木兰山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并在此将起义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七军。但此时还没有建立以木兰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所以,在1929年4月,第七军又返回到黄麻起义地区时,其处境十
论历史人物及其阶级
作者:陈旭麓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5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评价历史人物  小地主  革命  阶级社会  大地主  王安石  思想行动  地位  人民  白居易 
描述:份是可能转化的,现实社会如此,历史人物所处的社会也如此,当然有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巨大区别。因此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必须掌握这个客
怎样指导学生解释历史名词
作者:沈贵旺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事件  类名词  王安石变法  解释  培养学生  中学历史课本  历史发展  分析能力  指导  历史背景 
描述:注意事件的特点。任何历史事件都离不开历史背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性质和意义。因此,解释这类名词时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些要素。同时要指导学生区分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共同点和特殊点,从而揭示出它的本质特征。例如,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虽然同是发生在封建社会,但它发生的社会背景、目的、内容和结果,都是不一样的。解释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这两条名词,首先要学生理解这
王安石新法的淵源
作者:漆俠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5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江西  李觏  改革  青苗法  宋史  制度  集卷  保甲法  北宋 
描述:安石既同是江西人,李觏又作過‘周禮致太平论’,安石不僅一生篤信‘周禮’,且曾將他幾項重要的新法從周禮上找出依據;像這樣的巧合,那么稱安石的一些改革主張源自李觀,似不該再有任何異議,可是,進一步檢討起來。這种說法實在不能够成立。安石雖然是江西人,但他與江西的关係却極其疏遠。自蔡上翔所撰的‘王荆公年譜考略’看來,安右大約在十歲以前及十四至十五之間居住在江西,此外則僑居於各地,就中金陵(南京)是他一个住得最久的地方。並在那儿落戶。同時,我們不僅自现存的李王的詩文中找不出他們酬酢之迹,印在其他的文献中也同樣的找不出他們交往的記载。所以,李觀雖是安石的先輩鄉賢,但却無法在這方面找出積極的证据来说明李觏曾給予安石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教学》第一卷總目録
作者:暂无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5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越南人  反帝  五四  史料  政策  斯大林  民族史  王安石  侵略性 
描述:~~
紀念‘一二、九’運動十六周年
作者:禹一寧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5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蒋介石  大革命失败  中国民族  青年  周年纪念  黑暗  黄松  日本  自治  反动 
描述:‘封外投降,唯恐不卑不恭;对内屠杀,唯恐不凶残’(黄松齡同志语)的反动政策。那时的情形是: 一方面蒋介石大量出卖领土主权给日本帝国主义者:继‘一九一八’、‘一二八’之后,他又出卖了长城以外的地方,并‘订立了一连串的卖国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