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子孙债”的滋味
作者:金陵客 何永生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人物  王安石  伐木工  永顺  滋味  长江大洪水  数字  植树  偿还  哈尔滨 
描述:现在是亲身品尝过了。这一回的长江大洪水,是大自然对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
“战锦”应是“锦州之战”
作者:王常新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锦州  罗荣桓  战士  毛主席  毛泽东同志  战国策  辽沈战役  解释  问题  诗词 
描述:战慓。”三曰角胜负。如文战、挑战。至于“战士”,字书中简称“士、兵、卒”,而不是“战”。
简洁明快 准确有力--漫谈《答司马谏议书》的写作技巧
作者:王毅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答司马谏议书  简洁明快  写作技巧  崇高精神  驳论文  政论性  思想  文章 
描述:篇文章凌厉无前的气势,正是由这种思想和精神所决定的。没有这种思想和精神,而要折服自己的论敌,那就
“浅浅河床”管窥
作者:汤子仁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河床  语文课本  鹅卵石  解释  王安石  茅盾  急流  河水  高中  课文 
描述:茅盾先生的《风景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一文中有“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一句。课本解释其中的“浅浅”一词,说:“[浅浅(jiānjiān)]也作‘溅溅’,水疾流的样子。”我认为课文对“浅浅”一词的解释是不妥当的。
“黄鹤回来了!”
作者:张家盛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形象生动  小岛  蓬莱  东海  工艺  海水  太阳  故乡  百灵鸟 
描述:只雄鸡的长鸣,唤醒了沉睡了一夜的小岛。太阳兴冲冲地从海水深处冒出来,把火红的朝霞涂抹在小岛上。花儿仰着笑脸,晶莹的露珠转动着眸子,不知名的鸟
成渝应是《夜走灵官峡》的主人公
作者:钱思恕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夜走灵官峡》的中心思想无疑是在
《念奴娇·赤壁怀古》简析
作者:马孝义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赤壁怀古  苏轼  司马光  宋神宗  知识分子  文化教育  王安石  翰林学士  青少年  旧党 
描述:,因此被外放到杭州、密州、徐州等处作地方官。后来又降职到黄州,闲住了多年。1086年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当权,起用他做翰林学士,这时又因不满司马光尽废新法,而遭到旧党排斥。1094年新党再度上台,对旧党进行报复、迫害,苏轼又被放到广东的边远地方,直到1100年才遇
片断式议论文导写
作者:李敦凯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议论文  片断  诸葛亮  孟尝君  刘备  王安石  人民日报  人才  标题  例文 
描述:片断式议论文(或称为“百字议论义”)是一种练笔的好形式,古人已有范例,如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全文仅88字,就事论理,却大起大落,见解独到。这种短评,合,是议论文的一个片断,分,可为一篇短议论文,一般都含有论点、论证、结论三部分.片断式议论文特点有三:
略谈韩愈的《师说》
作者:王伟民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愈  重要性  柳宗元  古文运动  河南省  三个方面  师道  士大夫  王安石  欧阳修 
描述:崇儒学,力排佛老;反对六朝以来的艳丽文风,主张以自由的散体来代替僵死的骈体,提倡文道合一、文以载道,提出“辞
《游褒禪山记》浅析
作者:郜俊兰 蔡斌芳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改革  褒禅山  王安石  自然段  政治才能  作者  临川  借物言志  宋仁宗  文学家 
描述: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地方官职,使他有机会接触人民,了解人民的疾苦。在他任职的地区内,实行了一些政治改革,做出了卓著的成绩,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逐步树立了实行变法的志向。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