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856)
期刊文章(1188)
会议论文(21)
学位论文(18)
图书(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98)
地方文献 (56)
地方风物 (11)
非遗保护 (8)
才乡教育 (7)
宗教集要 (7)
红色文化 (5)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3(106)
2011(210)
2009(311)
2008(243)
2006(55)
1999(39)
1996(30)
1986(21)
1985(14)
按来源分组
其它(36)
解放军报(9)
齐鲁晚报(7)
延边史志(1)
商业文化(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1)
山西建筑(1)
证券市场红周刊(1)
黄海学坛(1)
新华社新闻稿(1)
[2004-05-18] 俞玖沈豐英青春《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由著名作家白先勇策劃多時的青春版崑劇《牡丹亭》,之前在台灣首演取得空前的成功,而演出的第二站選在香港,接著還會在內地多個城市巡迴演出,並且準備把這齣經典的崑劇帶到歐美。 汪世瑜被傳承打動 昨日青春版《牡丹亭》的策劃人白先勇、藝術總監兼總導演汪世瑜、藝術總顧問張繼青、江蘇省蘇州崑劇院院長蔡少華
关于胡应麟研究的几个问题——与庆彰先生商榷
作者:王嘉川  来源:社会科学评论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杨慎  明代  考据学 
描述:讹等问题。
对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事实判断”的质疑
作者:易军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律行为的成立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应不应是 
描述:其主要原因在于关于法律行为成立要件的规范属于裁判规范、价值判断语言表述的复杂性且法律行为成立与有效制度分工有异。类如法律行为的有效 ,法律行为的成立同样也属于价值判断 ,并且属于价值判断中的规范判断。
简论李觏的气本原
作者:赖井洋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阴阳  阴阳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描述:李觏认为气是太极,为万物之本原;气具有阴阳之二性,二性的交合、变化、运动产生万物。他的气本原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但是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却不彻底。
周亮工“金陵八家”考辨
作者:吕晓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陵八家”  周亮工  王弘撰《西归日札》  立说时间 
描述:应为张修、谢成、樊沂、吴宏、樊圻、高岑、胡慥、邹喆。并通过“金陵八家”的立说时间论述了这种构成的合理性。
浅谈《字》理论对《本草纲目》名物训诂的影响
作者:罗宝珍  来源: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  王安石  <本草纲目>  李时珍  名物训诂  影响 
描述:溯源<字>理论来源及其本质,阐述李时珍对<字>理论的借鉴与批判,认为对<字>不能全盘否定,其对汉字的起源、结构及发展认识有误,造成训诂原理本质性错误,但汉字中的确存在形义有直观联系的字.
一个普遍真理观念的历史旅行——以陆九渊“心同理同”为例谈
作者:葛兆光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观念史  方法  “东海西海  心同理同”  普遍真理 
描述:南宋学者陆九渊关于“东海西海 ,心同理同”这一具有普遍主义意味的观念 ,在南宋时代、明中后期以及晚清民初这三个不同时期 ,都曾经被人们热烈地引用、阐述和发挥 ,但是 ,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异 ,这一观念的意旨与重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通过对这一观念在历史中的考察旅行 ,以讨论一种观念史的研究方法
《周礼·大司乐》三大祭中的五音无商
作者:吴高歌  来源:中国历史文物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音  商音  商调 
描述:本文通过对周代音乐考古发现的四音音列现象分析,认为《周礼·大司乐》记载的周代祭祀用乐中所谓五音无商是无"商音",而非无"商调",从而证明郑注、贾疏是正确的,而后儒的怀疑则是受传统的五音音列理论的影响所致。
一个普遍真理观念的历史旅行:以陆九渊“心同理同”为例谈观
作者:葛兆光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观念史  方法  “东海西海  心同理同”  普遍真理 
描述:南宋学者陆九渊关于“东海西海,心同理同”这一具有普遍主义意味的观念,在南宋时代、明中后期以及晚清民初这三个不同时期,都曾经被人们热烈地引用、阐述和发挥,但是,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异,这一观念的意旨与重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通过对这一观念在历史中的考察旅行,以讨论一种观念史的研究方法。
永年印存
作者:黄永年  来源:中华书局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汉字  汉字  印谱  印谱  中国  中国  现代  现代 
描述:永年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