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魏晋南北朝音乐史料
作者:吉联抗编译  来源: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音乐史  中国  中国  魏晋南北朝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代  史料  史料 
描述:魏晋南北朝音乐史料
魏晋时期游仙诗初探
作者:陈建华  来源:韶关师专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咏怀诗  阮籍  游仙  胡应麟  曹植  曹操  郭璞  人生  文学史著 
描述:厚的悲叹人生无常,追慕神仙的消极情绪”(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这种消极
魏晋小说观之再认识
作者:孟昭连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观念  魏晋小说  创作小说  魏晋时期  虚构意识  小说理论  胡应麟  小说创作  中国小说史略  山海经 
描述:乎众口一词地认定只有到了唐代,自觉创作小说的时代才真正开始,而魏晋六朝并非小说创怍的自觉时代。然而,如果我们能全面考察魏晋时期的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就会发现,上述结论并不准确,有重新认识魏晋小说观念的必要.
魏晋风度与宋人风度
作者:熊海英  来源:寻根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晋风度  宋人风度  《世说新语》  《齐东野语》  王安石  儒家学说 
描述:魏晋风度与宋人风度
汤显祖与魏晋风度及文学
作者:赵山林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魏晋风度  《牡丹亭》  魏晋文学  《诗经》  柳梦梅  “真人”  魏晋时期  越名教而任自然  杜丽娘 
描述: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又自云“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又读
我言秋日胜春朝:论晏殊咏秋词
作者:唐红卫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文人  文人  咏秋  咏秋 
描述: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失意文人大多借秋天来抒发自己的凄怨之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文人悲秋的传统基调。作为世所共知的太平宰相、盛世词人——晏殊走出了前人的窠臼,他的咏秋词无论是节序咏物还是伤时感怀
文登学与人才文登
作者:方妍 谭泉永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平寰宇记》  人才  秦始皇  文人 
描述: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秦始皇东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论功颂德,因名。文登一出场,便与文人、诗文扯上了关系。
文登学
作者:田序强  来源:党员干部之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平寰宇记》  秦始皇  文人  得名 
描述:州治后来移于牟平、蓬莱等地,不过北宋苏轼在登州知府任上所写诗句“东鲁遗风至今在,十万人家读书声”,道的却是文登民风。所谓东鲁遗风,是指汉代大儒郑玄曾在文登城西15里的长学山阳开院讲课,邑人读书求学由此蔚然成风。此事有明崇祯六年碑为证:“山名长学,盖先代郑司农设教处,《后汉书·郑玄传》‘客耕东莱’,即此地。”
胡应麟论魏晋南朝史学——明代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之一
作者:王嘉川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明代  魏晋南朝  史学评论 
描述:果代表了明代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水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类书——《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文献学的成长》
作者:曾贻芬 崔文印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书经籍志  吕氏春秋  王应麟  太平御览  起源  类书  刘劭  各家学说  典籍 
描述: 类书的起源及特点魏晋时,以文献内容性质为分类原则编纂而成的类书开始出现。宋王应麟认为:“类事之书,始于《皇览》。建云台者非一枝,成珍裘者非一腋,言集之者众也。”《玉海》卷五四)据载《皇览》是魏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