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77)
图书(121)
学位论文(91)
报纸(80)
会议论文(5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84)
地方风物 (19)
地方文献 (14)
非遗保护 (3)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4(162)
2013(90)
2012(147)
2011(123)
2010(104)
2006(75)
2005(53)
1994(26)
1960(11)
按来源分组
知识窗(2)
公民与法治(2)
当代职校生(2)
乡镇论坛(1)
青少年日记(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1)
中国养兔杂志(1)
张性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作者:郑彩霞 黄珍华  来源:中国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性子宫输卵管造影  不孕症  输卵管通畅性试验  诊断 
描述:近几年来不孕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孕症的检查方法有许多种,子宫输卵管造影仍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张性子宫输卵管造影可以减少假阳性。现将我院自1998年5月~2002年5月进行张性子宫输卵管
对于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的认识
作者:赵淑萍  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成效 
描述:文章从“改革策略”、“改革步骤”、“改革者的地位与权限”、和“改革者信念和毅力”等方面,论述了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之不同的原因
论春秋时期孔子不为列国所用的原因
作者:汤湘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复兴周礼  不合时宜  迂阔  直傲 
描述:迂阔、直傲、不苟且的性情虽然难能可贵 ,但却使自己显得更象个狷者、狂者 ,而不适合从政 ,他既不愿降志辱身以求进取 ,被排除在官场之外 ,实乃必然之事。
颈髓急性牵张性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意义
作者:赵伟峰 任先军 邓天琼 梅芳瑞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细胞凋亡  Bax  Bc1  2  颈髓牵张性损伤 
描述:标记,以检测Bc1-2和Bax的表达.结果:损伤4h后Bax大量表达,在24h达到高峰,与凋亡细胞的出现基本平行,而Bc1-2仅有少量表达.结论:颈髓急性牵张性损伤后细胞凋亡可能是早期主要表现
1074-1076年契丹(辽)宋间地界交涉的原因——以契丹
作者:毛利英介 陶玉坤  来源:蒙古学信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契丹史  代北  史料  契丹政权  王安石  辽史  宁化  墓志铭  别录  韩琦 
描述:交涉,即指1070年代的代北交涉)。通常把此次交涉称为"画界交涉",但本文则仍沿用史料中的用语称为"地界"。本文中所言代北地区,在下文中加以说明,因为此次交涉中争执地点与周边的界线是模糊的。
腹腔保留注氧对张性缺氧家兔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影响
作者:秦晓波 何家文 万大华 宋明安 闫光华 吴宗文 张英 骆云鹏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氧/治疗应用  血气分析  氧吸入疗法 
描述:注氧后犤PaO2(16.03±0.52)kPa和SaO2(96.72±3.83)%犦显著高于注氧前缺氧后犤PaO2(11.67±2.39)kPa和SaO2(92.89±5.78)%犦(t=-4.65,P
孔子与中国古代礼仪文化
作者:高飞卫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礼  礼仪文化 
描述:孔子的一生与礼仪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其贡献主要体现在对礼的维护、对礼的补充、对礼的重视、对礼的实践等方面 ,这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康有为早期礼学思想发微
作者:杨君 田海林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康有为  礼学  教学通议  周礼 
描述: 康有为早期礼学思想的形成以其早年教育为主要背景,集中体现在《教学通议》一书中,以尊崇《周礼》为其鲜明的特色。康有为早期礼学思想继承了儒家经世致用的政治传统,并孕有近代维新变法的政治因子,是康有为
春秋时期邦交礼仪的演变
作者:徐杰令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  邦交礼仪  演变  周礼 
描述:
中国古代至上神:天帝的起源
作者:邹昌林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至上神  天帝  周礼  山海经 
描述:,不但对于理解中国宗教,而且对于理解整个中国文化,都将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侧重从《山海经》的角度做一点探源性研究,以就正于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