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李煜词与晏几道词的共同特征
-
作者:郑丽鑫 来源:梧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煜 李煜 晏几道 晏几道 词 词 共同特征 共同特征
-
描述:李煜与晏几道虽非生活在同一时代,但由于两人的人生都经历了从璀璨到黯淡的过程,兼之两人纯真善感的禀性,在他们的词作中都以描写情感和无常变迁为主题,并通过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及章法结构上的婉曲来表现主题
-
晏殊与和凝词之比较
-
作者:胡家全 刘云峰 来源:科技经济市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晏殊 农晏殊 和凝 和凝 词 词 比较 比较
-
描述:晏殊与花间词人和凝所处时代相近、人生履历相似,故而在其词的创作面貌上呈现出不少共同点,然同中亦有小异。本文拟从创调之功、富贵之气和人物刻画三个方面就晏殊与和凝的词作一番粗浅的比较。
-
晏殊词中的政治家性格
-
作者:张丽华 来源: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词 政治家性格
-
描述:晏殊是文学史上少有的政治上官位亨通,少有波折的文学家,虽然他的词里很少反映出政治生活的内容,但是因为晏殊有这样特殊的政治身份和经历,所以他的词里还是会透露出政治家的个性,使他的词具有了不同的艺术特色。
-
一个“情”字催生的青春意识——对汤显祖《牡丹亭》的思索
-
作者:王瑾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人情人欲 意识 寻梦 明代戏曲 作品 人性 代表作
-
描述: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亦是明代戏曲史上最出色的作品。其故事取自《杜丽娘慕色还魂》,《牡丹亭》的故事由一个情字唤起青春意识的觉醒
-
來逛戲曲大觀園!東方人的東方主義-以陳士爭版《牡丹亭》爲討
-
作者:黃兆欣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東方主義 東方主義 自我東方論述 自我東方論述 牡丹亭 牡丹亭 疏離 疏離
-
描述:象,試圖從湯顯祖原作出發,在中國傳統戲曲表演的範式中,釐析導演手法在東西方文化擺蕩所產生的歧異感。 陳版《牡丹亭》在舞臺呈現中,沿用了西方對中國戲曲的刻板印象,強行置入疏離(Alienation
-
杜甫《登高》赏析
-
作者:邱贵芹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胡应麟 长江 诗圣 登台 七律 赏析 精品 见闻 画面
-
描述:杜甫号称诗圣,其七律多为精品,而《登高》被古人推崇为"古今其言律诗第一",(胡应麟语)的确是千古佳作。此诗前半写景,乃登高见闻;后半抒情,为登高感触。而景中含情,是染情之景;情缘景发,与景交融。"风急天高猿啸哀,
-
试论晏殊词的主体介入性与情感流向
-
作者:赵静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词 主体介入性 情感流向
-
描述:晏殊是唐五代词风向宋词转变的过渡阶段的关键性人物,他词作的主体介入性体现在词中描写对象的变化和士大夫情怀的介入,而他词作的情感流向在走花间词人的单向一维形式的同时还加入了他对感情的特别的节制。
-
一幅幽雅的水墨画——《小池》赏析
-
作者:孟宪成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墨画 泉眼 赏析 蜻蜓 笔调 化静为动 自然景物 王安石 晚唐诗 充满
-
描述:[原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市)人,字廷秀,号诚斋。工诗。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
-
晏几道词创作主体介入与情感流向的定量分析
-
作者:何雅茹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词 定量分析 主体介入 情感流向
-
描述:创作主体真情实感的介入及其情感的复杂多维变化,是词史演进的重要标志。北宋词史上,参与词体开拓者众多,其中,晏几道将其独特的生活和情感经历纳入词中,情真意切;同时,其词的情感一味沉入,无意超脱
-
她在舞台青春闪亮——记诸暨市越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徐琼
-
作者:陈庭辰 来源:戏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百花越剧团 青年演员 诸暨市 绍兴大剧院 青春 舞台 百年华诞 《情探》
-
描述:稽山鉴水,碧荷红莲,在越剧百年华诞的盛世之际,迎来了第五届"置业房产杯"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7月10日,正是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演出新编越剧《情探》,在绍兴大剧院有幸相逢了诸暨市越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徐琼,她一袭素雅的短裙套衫,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