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53)
期刊文章(229)
会议论文(7)
学位论文(6)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523)
历史名人 (66)
地方风物 (5)
才乡教育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83)
2013(71)
2011(58)
2010(34)
2009(54)
2007(46)
2006(31)
2005(48)
2000(1)
按来源分组
艺术评论(7)
戏剧之家(6)
文艺研究(4)
核地知与行(1)
高保真音响(1)
文学评论(1)
当代学生(读写版)(1)
当代学生(1)
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1)
新世纪周刊(1)
白先勇:《牡丹亭》是四百年的“青春 念想”
作者:暂无 来源:自贡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新华社天津10月24日电(李靖 丁峰)24日,著名作家白先勇携由其领衔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来到南开大学与青年大学生交流座谈,并发表了题为《文化教育——从青春版〈牡丹亭〉谈起》的演讲。 谈起
青春版《牡丹亭》戏外戏
作者:王寅  来源:南方周末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昆曲  杜丽娘  柳梦梅  上海昆剧团  传统剧目  苏昆  男欢女爱  主创人员 
描述:缘起$$●2002年,白先勇应邀在香港为大中学生讲昆曲,演讲的主题是《昆曲中的男欢女爱》。$$最近一年,白先勇已经数不清自己多少次往返于台北和苏州之间,不为别的,就是为了4月29日《牡丹亭》在台北上演的那一刻。$$苏州昆剧院坐落在苏州平门附近一条小巷的尽头。$$占地面积不大的昆剧院正在大修,办公楼将
《牡丹亭》情深几许 “青春版”两岸传承
作者:王寅  来源:统一论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两岸关系  昆曲艺术  昆曲演员  汪世瑜 
描述: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昆曲有极高的技巧,戏曲的表现手段为
青春版《牡丹亭》:昆曲还魂记
作者:暂无 来源:生活周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昆曲还魂记
青春靓丽 至情无敌——记白先勇倾情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卢炜  来源:观察与思考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杜丽娘  至情  昆曲  爱情主题  文化融合  苏州  文化积淀  柳梦梅 
描述:中的中国根。著名的游子作家白先勇先生在《我的昆曲之旅》中如是说:“有时候想(家)得特别厉害,可是这个家呢,既不是在桂林,也不是在台北,当然更不是在纽约。这个家并不是具体的家、具体的房子,那它究竟是什么?我想是文化的归宿。我觉得昆
[2004-05-18] 俞玖林沈豐英青春《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由著名作家白先勇策劃多時的青春版崑劇《牡丹亭》,之前在台灣首演取得空前的成功,而演出的第二站選在香港,接著還會在內地多個城市巡迴演出,並且準備把這齣經典的崑劇帶到歐美。 汪世瑜被傳承打動
[2004-11-30] 青春版《牡丹亭》首輪巡演上海落幕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按照在台灣、香港及北京等地演出慣例,以該劇製作人身份最後上台亮相的著名作家白先勇會攜手他親選的女主角沈豐英、男主角俞玖林先後至舞台左右兩側拜謝觀眾厚意。唯獨這一次,白先勇抬手「推」兩位主角自己上前謝幕。這一前所未有的細小的舉動,意味著在白先勇心目中,由他精心栽培的兩位年輕演員,經歷了兩岸三地舞台
[2004-05-11] 青春版崑劇《牡丹亭》 圓了白先勇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夢想是沒有年齡限制的,只要人生仍然有夢,就算他已經白髮蒼蒼,當談到夢想的時候還是讓人感受到那份青春在躍動,從那充滿神釆的面容上看到屬於年輕人的激情。這次和白先勇的訪談,聽他說著自己的夢
“拯救昆曲,从《牡丹亭》开始”——访青春版《牡丹亭》作者、
作者:张立洁  来源:三月风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昆曲  台湾  作家  时代人物  加州大学  香港  表现方式  现代文学 
描述: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多篇小说。1961年大学毕业。1963年赴美国。在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研究创作。1965年获取硕士学位后旅居美国,任教干美国加州大学。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宾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多部作品改编成电视、电影、舞台剧,在世界各地放映。白先勇吸收了西洋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融合到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之中,擅长描写新旧女赞时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于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
捕捉爱情神话的春影——青春版《牡丹亭》的诠释与整编
作者:张淑香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还魂记》  传奇  爱情神话  表演艺术  思想感情  人物塑造 
描述:来,透过《牡丹亭》在西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