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
报纸(2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8)
地方文献 (6)
才乡教育 (5)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4(10)
2013(2)
2012(9)
2011(7)
2010(4)
2009(3)
2000(1)
1999(2)
1997(1)
1995(1)
按来源分组
淮北晨刊(2)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1)
山东教育(1)
贵州社会科学(1)
陕西林业(1)
神州学人(1)
人民日报海外版(1)
岁月(1)
初中生写作(1)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1)
清明未
作者:袁芳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明  北宋词人  晏几道  晏殊 
描述: 我一愣,险些没认出来。
一直下,气氛却很融洽
作者:暂无 来源:洛阳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市民冒雨往家赶。 记者 高山岳 摄 □记者 李小勇 本报讯 昨日,突如其来的暴雨虽然给人们带来不便,但暴雨中,点点爱心在雨中传递着,彼此温暖着…… 昨日20时30分前后,大雨再次倾盆而下。在九都路与解放路交叉口,还没来得及赶回家的行人和骑车的市民,不得不聚集在便民牡丹亭下避雨——对在雨中的人来
陆九渊与《荆门祷文》
作者:李勋明  来源:荆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陆九渊(1139—1193年),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学者称象山先生,今江西临川人,宋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六月任荆门知军(职位相当于现市长),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十二月十四,卒于荆门任所。 陆九渊在荆门任知军仅一年零三个月,他勤政敬业,修筑城垣,淳化民风,为荆门做了不少好事,深
历史深处的清明(节选)
作者:乔丽  来源:高中生之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明节  历史  杜牧  老人  行程  周礼  孔孟  家族  父母  行人 
描述:解读:清明可能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广为人知的,这要感谢杜牧。他在一千多年前,用寥寥28个字为"清明"画了一张标准像,从此,清明就是细雨纷纷、行人断魂的形象。作者从千年前的那场清明落笔,用丰富的想象还原
人”已乘黄鹤去
作者:刘铮  来源:发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奥斯卡奖    影片  记忆力  霍夫曼  原型  人物 
描述:读了超过1.2万本书,且能一一复述,却不会自己系扣子。
“害”父亲挨
作者:文禹  来源:素质教育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父亲    院子  聪明  实在  生病  开始 
描述:王安石从小聪明伶俐。有一年秋天,正下着毛毛细雨,王安石的父亲穿着单衣,坐在屋里,把王安石叫到跟前说:"儿子啊,大家都说你聪明,可我不信。如果我坐在屋里,你能叫我站到院子里去挨淋,才算你真聪明
柳永《霖铃》的艺术特色
作者:曾土良  来源:电大教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心理活动  白描手法  艺术感染力  晏几道  艺术氛围  朱淑贞  天仙子  艺术特色  《楚辞集注》 
描述:其中一些当时被人们交口赞誉的“金曲”失去了它的光泽,只剩下苏、柳、辛的三支曲子,流传至今,长盛不衰,尤以柳永的《霖铃》更以其真率明朗之美,而愈来愈显露出熠熠生辉的艺术光彩。
忽闻疏落圆荷
作者:宫文婷  来源: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煜  晏殊  词典  愤世  氤氲  古书  香港作家  陶渊明  晏几道  李碧华 
描述:忽闻疏落圆荷
司马光文集的首逸词
作者:詹衛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文集  西江月  文彦博  致仕  王安石  西京  唐圭璋  政治家  北宋  影印本 
描述: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却不以词著称。唐圭璋先生编《全宋词》,仅辑得其词3首,即《阮郎归》、《西江月》、《锦堂春》。这3首词都不载于国内现存的司马光文集,而是录自宋人诗话笔记的记载。在国外,日本内阁文库收藏有116卷本《增广司马温公全集》,
 《小城巷》班底打造   舞剧《牡丹亭》将来哈
作者:暂无 来源:黑龙江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 何燕) 昆剧《牡丹亭》传唱数百年,可谓家喻户晓,盛名海内外,这出汤显祖四百年前写出的经典戏曲名著首次被以民族舞蹈的形式搬上舞台。一台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和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合作创演的大型舞剧《牡丹亭》历经一年,8易其稿,终于与世人见面。本月21日该剧将在北京中国剧院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