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觏礼论研究
-
作者:李国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觏 礼 性情论 功利主义 法
-
描述:;在礼的内涵上,他认为礼是施政、立教、治国、安民、修已的根据和标准,礼,是仁、义、智、信之本,礼将仁、义、智、信、乐、刑、政七者统于一体;在礼的具体要求方面,他认为礼对经济、政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经济、政治在运行过程中离不开礼的制约,只有合乎礼的要求才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形式,才是开明的政治。在他丰富的礼内容里不仅包括了仁、义、智、信各种德性,还包括经济、政治生活的各种规范,并对仁、义、智、信、乐、刑、政与礼之间的的关系进行了论证;不仅坚持了要依礼行事、依礼行政,而且一反传统提出了“礼下庶人”、“人非利不生”等观点;不仅对当政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也体现了他对平民百姓的人文关怀。本文希望通过对李觏的礼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统的礼思想,并从中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之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营造出...
-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
作者:暂无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役 物质利益 受不起 韩非子 居高位 不动心 文人 砚台 宋国
-
描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
《诗经》之役车
-
作者:翟相君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通名 周礼 战争 蟋蟀 民用车 周王室 商榷 用途 庶人
-
描述:以祭祀、迎宾、朝封、战争、打猎.次说“王后之路”为重翟、厌翟、安车、翟车、辇车.再说“王之丧车五乘”为木车、素车、
-
宋代的役与乡村下户的负担
-
作者:王晓如 负大强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下户 王安石变法 差役法 封建国家 宋代社会 乡村 《乐全集》 《续资治通鉴长编》 制置三司条例司 临时性质
-
描述:宋代的役与乡村下户的负担
-
王安石变法与熙河之役
-
作者:陈守忠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史)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军节度使 王韶 战略决策 西夏 宋神宗 密切相关 熙宁 吐蕃 宋朝
-
描述:见诸实效后,才于熙宁五年(公元1172年)颁之于全国的。这不仅有确切的文献记载,而且有新发掘的地下史
-
试论北宋职役制度
-
作者:赵英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历史学专集)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主阶级 封建国家 免役法 王安石变法 宋王朝 内部矛盾 北宋 劳动人民 统治阶级 中央集权
-
描述:度的性质,主要有两
-
人生何处不可休
-
作者:羽清雪 来源:发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人生 目的地 风雨 黄州 王安石 游览 历史悠久 放下 法
-
描述: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曾写过这么一桩事:当年他寓居喜佑寺时去游览松风亭,一路行来疲乏不堪,望望目的地还远远地在前面,他感到累得要命,心想,什么时候才到啊?忽而一转念,想道: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
-
宋代免行役钱论析
-
作者:魏天安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行役 熙宁 钱法 市易法 官府 王安石变法 论析 行会 《宋会要》 宋神宗
-
描述:是当时争议最多、斗争最烈的一项改革。王安石变法虽是我国史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关于免行役钱却几乎完全被忽视;日本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专门研究,但又极少涉及免行役钱与行会内部不同阶层的利害关系
-
宋代乡役人数变化考述
-
作者:刁培俊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王安石变法 乡役人数 增长 唐宋社会变革
-
描述:了国家权力向乡村社会延伸的倾向,由此,也可以显现出唐宋之际社会和经济领域发生的一些变革。
-
以情抗理 以情役律--论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
-
作者:黄南珊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情本论 超越论 情理观 情形观
-
描述: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