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九渊集
-
作者: 宋 陆九渊 来源:中华书局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哲学 哲学 中国 中国 南宋 南宋
-
描述:陆九渊集
-
陆九渊哲学思想研究
-
作者:任金丽 韩强 来源:国内哲学动态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主观唯心主义 认识论 任继愈 客观唯心主义 侯外庐 哲学思想 唯心主义者 主客体关系 本体论
-
描述:。 (一)吕振羽、侯外庐、任继愈和包遵信都认为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者,但对朱陆之辩的实质及其意义则有不同的看法。吕振羽认为,朱陆之争是心物二元论和主观唯心主义之争。这种争论是根源于争论双方各自代表
-
朱熹和陆九渊的异同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朱熹 世界本原 认识论 人性论 客观精神 伦理观 系列问题 知觉 封建伦理
-
描述:鹅湖会上,朱熹指斥陆九渊太简,陆九渊指斥朱熹支离。这次争论主要集中在认识论上,但也表现了他们之间在世界本原论、人性论、伦理观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一、朱熹把独立于人的知觉之外的理(客观精神)作为世界
-
论陆九渊与王守仁“以心解经”方法之不同
-
作者:康宇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王守仁 心学 经典解释
-
描述:。从解释方法形成的客观情境上看,二者"以心解经"的方法均有着自身合理性。不过若仅从形式上判断,王守仁较陆九渊在方法体系上要更为完备。
-
略论陆九渊哲学思想的积极因素:兼评它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
作者:陈延斌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中国哲学史 哲学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 积极因素 客观唯心主义 反对教条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认识论 唯心主义体系
-
描述:进行了大胆的改造,成了封建社会后期和近代进步思想家反对儒家传统权威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此外,陆学还是“天理”“人欲”对立观到唯物主义者陈亮、王船山等视“天理”即“人欲”观点的中间环节。
-
李觏的认识论思想初探
-
作者:赖井洋 来源: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感 感 思 思 认识论 认识论
-
描述:李觏从“气”的物质世界出发,并把它作为人类认识反映的客体,且已感悟到了人类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并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
陆象山没有唯心主义认识论
-
作者:龙跃牛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认识论 认识论 对象论 对象论 价值论 价值论 知至 知至 本体论 本体论 思维与存在 思维与存在
-
描述:中国哲人在哲学的内容上是把自然界和人本身作为人伦价值来思考,这种思维不属于对象论;在方法论上陆学的“发明本心”和学而“知至”仅仅是涉及修养方法问题,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理论。
-
从陆九渊临安悟弈看对其教育方法的启示
-
作者:杨小光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悟弈 教育方法
-
描述:文章从陆九渊教育思想中摘取"易简工夫"、"顿悟教学"、"优游读书"等教学方法,与其年少时在临安求艺,偶遇一位弈棋高手而深谙的棋理进行比较,阐述了陆九渊教育方法的产生深受其影响;并通过围棋这一冠存于世
-
需要应是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
-
作者:刘长纪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本范畴 认识论 主体和客体 社会客体 改造世界 社会主体 观状 客观事物 人脑 认识世界
-
描述:空产生,它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是认识的主
-
道、德、性:认识论视域下陈景元哲学的三重境界
-
作者:代玉民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认识论 道 德 性 气
-
描述:,通过“气”贯通为一“冲和”整体,落实于“治身”、“治天下”的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