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象山研究三题:[陆九渊]
-
作者:李华青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哲学
-
描述:陆象山研究三题:[陆九渊]
-
论陆九渊哲学的本体论思想
-
作者:钟小石 饶国宾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本体论
-
描述:呈现出浓厚的二元论乃至多元论的色彩。
-
论陆九渊对佛教哲学的融摄
-
作者:周叶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佛教哲学 中国哲学
-
描述:不同。他的心学用佛学思想发展了孟子学说,是为了给儒家伦理道德找一个本体依据,是传统儒家所关注的天人合一问题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的发展。 作为一代宗师,陆九渊所走的融摄佛学的路子,不仅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
-
陆九渊哲学的解释学意义
-
作者:刘雪影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解释学 六经注我 方法论解释学 本体论解释学 本心 理解 实践
-
描述:实践伦理学的特征。 1、陆九渊哲学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但贯穿始终的是其伦理哲学,其所有本体论和认识论只有放置于伦理视角中才是可以理解的。 2、陆九渊的伦理哲学不仅包含人与人之间的伦理
-
陆九渊哲学本体论的性质
-
作者:焦克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主观唯心主义 哲学本体论 客观唯心主义 三极之道 入道 世界本原 心即理 天地 阴阳
-
描述:体系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这个哲学的基本观点,尤其是它最重要的范畴——道(或理)是极端荒谬的。可是,对一个极端荒谬的哲学或范畴,我们不能只是给它贴上一个“极端荒谬”的标签而了事。为了总结人类
-
应当重视陆象山研究(代序):[陆九渊]
-
作者:李国强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哲学 中国 中国
-
描述:应当重视陆象山研究(代序):[陆九渊]
-
王安石政治哲学研究
-
作者:毕明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三代”理想 成性 法度
-
描述:理想的伦理道德社会。概括来说,王安石心中的“三代”社会有两个主要特征:其一,它是一个以德性为基础的等级制社会,从这一点来看,王安石具有强烈的精英政治倾向;其二,它是一个道德理想国,从这一点来看,王安石
-
杨慎的“求实”哲学
-
作者:贾顺先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程朱理学 宋明理学 太极 哲学 朱熹 陆九渊 宋儒 统治思想 陆王心学 周敦颐
-
描述: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县人,生于明孝宗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死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他于明武宗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中举,历任翰林院修撰、经筵展书官、殿试掌卷官等职。明世宗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杨慎因所谓“议大
-
陆九渊研究
-
作者:邢舒绪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家学渊源 心学确立 哲学思想 政治思想 伦理思想 教育思想
-
描述: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陆九渊的生平;对陆九渊的家世、家学渊源,他一生的为学志向和讲学经历等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分析了心学确立和发展成熟的阶段及其过程.第二部分,南宋前期的儒学发展与心学渊源
-
朱陆哲学比较研究
-
作者:彭永捷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朱陆之辩 道德 伦理
-
描述: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绪论 宋明理学的一条主线 朱熹和陆象山都是南宋时代的大儒,他们分别是理学中道学与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而道学和心学又成为宋代理学以及整个元、明、清哲学中最主要和最有影响的哲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