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草独寻人去后:绝句之旅
-
作者:李元洛 来源:中华散文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谊故居 汉文帝 刘长卿 长沙 李商隐 绝句 司马迁 滕王阁序 王安石 唐诗三百首
-
描述: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也使年幼的我凄然久之也心向往之:我何时也能在长沙的巷尾街头,去寻觅西汉贾谊的故宅,敲响他门上的铜环,听回声从两千年前隐隐传来?
-
青春精华版昆曲《牡丹亭》长沙上演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5月5日,由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改编的青春精华版昆曲《牡丹亭》在湖南大剧院精彩上演。清丽的唱腔、绚丽的服饰、唯美的舞美设计,让传统的昆曲表现形式焕然一新,受到观众的好评。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讲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跨越生死的爱情传奇。青春版《牡丹亭》是白先勇携手两岸四地业内顶尖
-
关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的名称问题
-
作者:金景芳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帛画 郑玄注 名称 统治阶级 礼记 周礼 丧礼 问题 普通名词
-
描述: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比较典型,值得重视。关于这幅帛画的名称,在《文物》杂志上看到三种不同的意见:有的说是“非衣”;有的说是“画荒”;还有的说是“铭旌”。经过了仔细地研读三种意见之后,我认为铭旌
-
黄人杰拟辞长沙警所所长
-
作者:暂无 来源:开平华侨月刊 年份:194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黄人杰拟辞长沙警所所长
-
试析王安石改革役法的目的
-
作者:罗家祥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免役法 差役法 法的目的 下户 熙宁 试析 文集 抑兼并 司马光
-
描述:集权的措施,随着历史的
-
宋代免行役钱论析
-
作者:魏天安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行役 熙宁 钱法 市易法 官府 王安石变法 论析 行会 《宋会要》 宋神宗
-
描述:是当时争议最多、斗争最烈的一项改革。王安石变法虽是我国史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关于免行役钱却几乎完全被忽视;日本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专门研究,但又极少涉及免行役钱与行会内部不同阶层的利害关系
-
宋代乡役人数变化考述
-
作者:刁培俊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王安石变法 乡役人数 增长 唐宋社会变革
-
描述:了国家权力向乡村社会延伸的倾向,由此,也可以显现出唐宋之际社会和经济领域发生的一些变革。
-
浅议北宋熙宁年间的役法改革——兼评王安石与司马光在役法问题
-
作者:张伟 来源: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免役法 北宋时期 熙宁 浅议 改革 差役 户等 在役
-
描述:宋神宗熙宁年间,宰执王安石一改役制,废差役而行募役。这一改革举动,立即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一大批官僚士大夫的强烈反对。数年后,王安石被迫去政,新法即被废止。对北宋时期这一场变革与反变革,向来众说纷纭
-
借鉴先进城市经验谋划长沙未来发展
-
作者:暂无 来源:长沙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8月3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率长沙市党政代表团在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的陪同下,正在西安大唐西市考察。周柏平 摄
记者岳冠文
这是一次学习取经之行,行程紧凑,风尘仆仆,代表团成员白天考察,晚上赶路,三天时间辗转三座省会城市。
这更是一次谋划长远之旅,
-
长沙李、刘、张、陈姓排前四
-
作者:暂无 来源:潇湘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相关链接]
本报长沙讯全省14个市州,他们各自叫哪一个姓的人最多?省公民信息管理局公民信息中心昨日的最新统计显示,长沙以李姓人数最多,有449088人。
刘姓在7个市人数最多,当然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