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趁急”
作者:钟兆华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敦煌变文  同义复合词  近代汉语  用例  晏几道  舍利弗  常用词  三国志  平话  动词 
描述:的“趁急”,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如是一词,其意义又是什么? 在近代汉语中,“趁”是个常用词,意为追,逐,赶。这样的用例很多。如 (3)行经三日,遂被单于趁来。(《敦煌变文集》卷一《李陵变文》) (4)黑狗趁兔,岂不可得?(《敦煌掇琐》卷二《晏子赋》) (5)红尘陌上游,碧柳堤边住。才趁彩云来,又逐飞花去。(晏几道《生查
“三木”
作者:王平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报任安书  先秦两汉  司马迁  说文解字注  王安石  沈家本  刑具  罪犯  李善  段玉裁 
描述:司马迁《报任安书》: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唐李善《文选》注:三木,在项及手足也。《辞海》、《辞源》皆沿李善说,谓三木是加在罪犯颈和手足上的刑具,关于三木的具体名称未做说明。宋王安石明确指出:三木即桎、梏、拲。梏在脰(颈),桎
“大钟”
作者:牛龙菲  来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钟  双音钟  《说文解字》  中国音乐学  立象以尽意  商周青铜器  训诂学  无射  《周礼  民族民间音乐 
描述:“大钟”牛龙菲1979年陕西扶风出土的"南宫乎钟",其甬上铭曰:"土(徒)南宫乎,乍(作)大钟,兹名为无昊(射)钟。"其中"大钟"一语,特别是其中""或""之一字,向未有确训达诂.今特为之考释
“强梁”
作者:罗红昌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强梁  老子注  古汉语  来母  说文  本义  王安石  引伸  朱谦之  道德经 
描述:母,二母读音异;郑张尚芳拟音,“梁”为*ra,“勍”为*gra,二声母有单复辅音之别。二、“梁”为“屋梁”,此说始见于王安石。容肇祖《王安石老子注辑本》:“《字说》曰:屋梁两端,乘实如之。所谓强梁者,如梁之强。”按此说颇难解:《说文.木部》:“梁,水桥也。”“梁”处水面而能渡人绝水,力虽强,何至于引伸为“不得其死”之“强梁”从语源角度看,桥梁屋梁皆横木,可以承担压力,不妨把“栋梁”也看作“梁”之本义。但文献中,栋梁往往是有用之才,堪当大任者,而绝非老子所谓“不得其死”者。实际上,古汉语存在一种“慢声为二,急声为一”的衍生模式,即某字附加“来母+某字韵母”构成双音节形式。兹举数例如下:笔→不律、杜→土卤、荠→蒺藜、狸→不来。又,古代散曲和杂剧中也存有相当数量的实例:环→胡阑、圈→曲连、耷→答剌、团→团栾等。因此,“强梁...
“见背”另
作者:汤仕普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双音词  汉语大词典  第一人称代词  被动句  第三人称代词  省略  王安石  语境  解释  古代汉语 
描述:’、‘见爱’等"。许嘉璐先生在其《古代汉语》中提到"其中的‘见’似乎起指代行为受事者的作用,往往表示第一人称代词作宾语的省略。有时,也可以表示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省略。"其中
《世本》
作者:陈建梁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世本》  《史记》  司马迁  卿大夫  《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  章太炎  《左传》  梁启超  王应麟  《春秋》 
描述:《世本》论陈建梁《世本》一书,於先秦史学史中价值既巨,惜其早亡,后世引用及辑佚学者颇不乏人,然而放理解其书之流传、辑本及与《史记》之关系等方面则仍有可商榷者,兹就此略作论,以彰明其书之价值
“萧规曹随”
作者:江建华  来源:决策与信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萧规曹随  积贫积弱  律令制度  曹参  熙宁变法  王安石  封建统治者  富国强兵  汉王朝  封建社会 
描述:”纵观我国历史,封建社会的时间太长。封建统治者习惯于搞一朝天子一朝臣,人事一变,一切跟着变,严重地影响着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比如北宋神宗时的宰相王安石,为了富国强兵、改变宋王朝积贫积弱的状况,发动与领导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苦心经营十余年。但一到司马光接任,改革被彻
“狂”
作者:万仕同  来源:前线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对稳定性  历史现象  不同对象  不同意见  改革者  王安石  改革分配制度  语言  发展  领导 
描述:语言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本来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但由于不同对象的“妙用”,同一个词的含义又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比如“狂”,原意主要是狂妄,可有些人总是千方百计地“引申”、“发展”之。你勤于思考,敢于提不同意见甚至比领导高明的意见吗?马上就会有人下结论:这人自以为是,蔑视领导,实在太狂!
“弹”
作者:王学奇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令  轻弹  乐府  “吹”  张可久  无名氏  床帐  珠泪  牡丹亭 
描述: 我在《中国语文》84年第5期上发表了《“弹”》一篇短文,意有未尽,故在这里,联系逻辑和修辞,进一步深入挖掘“弹”字的含义,又得以下数种。例如: 《西厢记》三本二折[中吕粉蝶儿]:“比及将暖帐轻弹
五渚
作者:刘信芳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策  楚国  西汉水  史记  《太平寰宇记》  江南  汉中  武昌  夏水  《水经注》 
描述:五渚为战国时楚国地名,见于《战国策·燕策》。秦召燕王,苏代约燕王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