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论李觏对荀子《礼论》的继承和发展
-
作者:赖井洋 来源:韶关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思想史 中国古代思想史 李觏 李觏 荀子 荀子 礼 礼
-
描述:古代所谓“礼”,通常是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李觏的礼论是对荀子学说的延续和引申,但又比荀子的研究探讨深入广泛得多。本文略论两者礼论的某些渊源关系,对目前思想史的研究
-
论以礼说《诗》与以诗说《诗》
-
作者:陈戍国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 周礼 《诗》 以礼说《诗》 以诗说《诗》
-
描述:以礼说《诗》为解释《诗经》中言礼之诗的必由之路。本文论述了以礼说《诗》、以诗说《诗》的道理,希望匡正数十年来治《诗》者讳言礼之弊
-
“礼”“法”并举——李觏治国方略再探
-
作者:陈大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治国方略 治国方略 礼 礼 法 法
-
描述:治国方略是李觏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社会规范又是治国方略中的核心内容。在李觏的治国方略中 ,“礼”“法”是两个基本范畴 ,而李觏关于“礼”“法”的理论与现代社会综合治理中的软规范和硬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
“礼”“乐”闲话
-
作者:杨会青 来源:中国科学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 乐 《周礼》 《诗经》 礼仪 音乐 鼓乐 “乐” “礼” 闲话
-
描述:本文阐述了我国“礼”“乐”的历史文化,论述了“礼”“乐”的意义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一、《周礼》中的“礼”“乐”;二、《诗经》中的“礼”“乐”;三、平民的“礼”“乐”;四、流失的“礼”“乐
-
情与景会 意在言外——读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怀)
-
作者:郭春华 来源:中学文科(教研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情与景 意在言外 新词 晏殊 酒 艺术手法
-
描述:宋初词人晏殊的《珠玉词》中有好几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这一首,就其思想而言,虽不过是悼惜春天的衰残,感伤流光的易逝。但就其艺术手法而言,却写得情与景会,意在言外,因而传诵千古,赢得了
-
李觏的礼论及其现实意义——兼论对王安石的影响
-
作者:杨柱才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礼 礼 礼论 礼论 法制 法制 礼顺人情 礼顺人情 礼思想体系 礼思想体系
-
描述:李觏的礼论提出了以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这一礼思想体系包括礼备体用,合内外,礼顺人情,学礼成性诸方面内容。这一礼思想体系表现出密切关注现实的特点,在实践上主张以礼修身治国,在理论上主张复礼以强儒。李觏
-
晏、欧词中的“酒”意象析论
-
作者:李芳蓓 来源:东方人文学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珠玉词 六一词 酒 意象 Yan Shu Ci Ou Yang Xiu Ci Liquor imagery
-
描述:晏、欧词中的“酒”意象析论
-
一代通儒李觏论
-
作者:赖功欧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儒 通儒 李觏 李觏 礼 礼
-
描述:思想。《易论》作为其思想基础 ,同时又有强烈的目的论倾向 ,“常”与“变”在李觏那里达成了一种辩证和谐 ;然他更重视“通变疏达”,反对“一本于常”。《礼论》为其思想核心 ,论述了一个完善社会的制度
-
李觏“礼顺人情”的伦理观
-
作者:焦秀萍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礼 礼 伦理 伦理
-
描述:儒家主张为国以礼,礼治是汉代以降历代王朝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李觏言礼是源于人的自然欲求和出于人的内心情感,其实质已触及伦理道德规范产生的真谛。
-
浅谈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
作者:谢秦 来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时代 法制史 中国 礼
-
描述:浅谈西周礼与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