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钧《耳食录》与道教
-
作者:刘婧芳 来源:晋中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钧 《耳食录》 道教 明清
-
描述:个人经历、交友与所处时代环境的结合让乐钧产生了道教情结,并反映在他的小说《耳食录》中,且道教文化对《耳食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体现作者的儒道结合思想,而且为小说提供了丰富奇幻的意象,为小说增添了
-
《耳食录》故事来源探究
-
作者:欧阳伟华 来源:凯里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钧 耳食录 故事 探究
-
描述:乐钧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词和骈文功力也不凡,在乐钧的作品中,其文言小说集《耳食录》足可以与其诗文相媲美。在《耳食录》中,作者或以传奇志怪,或以笔记志异,表达自己丰富的感情和对社会
-
现代“古戏台”上演《牡丹亭》
-
作者:田超 来源:京华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现代“古戏台”上,演员唱起开台戏《牡丹亭》。京华时报记者王苡萱摄
8月10日,由当代艺术家陈志光创作的大型艺术装置“古戏台”揭开神秘面纱,首次上演了开台戏昆曲《牡丹亭》片段。来自北昆的青年
-
吴歈兰薰之留园
-
作者:卓玛 来源:雨花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青花瓷 牡丹亭 评弹 园林 拙政园 吴语 姑苏 观众 弹唱
-
描述:的裁剪,青底上盛开着白色的蟹爪菊,宛若一只清冷冷的青花瓷,这让我想起了《青花瓷》的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我在姑苏等待着
-
杭州园再现西湖“花港观鱼”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美,美在西湖。北京园博会的杭州园(见图)展现的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观鱼”景观,仿佛一幅新古典画卷在眼前展开。杭州园占地2650平方米
-
论《六十种曲》所收硕园改本《牡丹亭》
-
作者:马衍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六十种曲》 硕园改本 特色 价值
-
描述:台演出。文人大多对改本持否定态度,有些批评还相当尖锐。硕园改本以删和调整为主,同时精心设计,以突出主线,使情节更为紧凑,宾白更具生活化和口语化,且尽可能保留、凸显汤氏原作“意趣”。硕园的努力
-
王益区中心敬老院探索以园养院模式
-
作者:暂无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不仅解决了20多人一年三季的吃菜问题,还为国家每年省下1万多元。
走进王益区中心敬老院,食堂门口挂着
-
创业圆梦正当时:吉林省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情况侧记
-
作者:门磊 来源:劳动保障世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业园 大学生 吉林省 侧记 创业者 就业 王英
-
描述:曾经,对于刚跨出校园的莘莘学子来说,找份稳定的工作就业是最迫切的事,正如创业者王英鑫所说:“如果没有政策和扶持,创业对于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简直就是遥远的梦。”
-
陆象山孟子学之诠释学意涵
-
作者:黄信二 来源:当代儒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孟子 心即理 本心 心性论
-
描述:则於陆学中亦受重视的情况;在修养工夫方面,则将说明陆学中以明善为诚身前提的必要、明辨义利的方法,以及其中的知性辩证的属性。本文的目标除比较象山与孟子两人学问外,另一主要目的即欲透过两人学问的变化
-
品其文,学其人
-
作者:沈建军 来源:教书育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 开创意义 中国古代散文 古文运动 苏轼 王安石 最终目标 人格魅力 抑郁
-
描述:些大家们,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可见的,而且有不可见的,也就是他们的精神。唐宋八大家,多属于不得志之人。官做得最大的当属王安石了,但仍然是抑郁隐居以终余生。对于柳宗元、苏轼,虽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