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牡丹亭》中的“情”
-
作者:陈龙 来源: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情” 杜丽娘 柳梦梅 汤显祖 “理” 霍小玉 封建礼教 爱情 青年女子
-
描述:,有痛于本词者,愤惋以终”。《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偶然在悠杨的笛声中听出了几句《牡丹亭》曲词,竟引起一阵伤心。为什么当时和后世的人们对《牡丹亭》如此推崇?那是因为汤显祖不假掩饰地道出了青年
-
论周礼中的“报本反始”思想
-
作者:鲁同群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颖达 周人 礼记 奴隶主贵族 祖先 社祭 文王 礼仪 原始社会 郑注
-
描述:个重要思想。
-
王益中的父母给王益中的信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益中的父母给王益中的信
我们支持你到内蒙古去工作。我们的想法是:
一、“祖国要富强,人民要幸福”这是时代的要求,但“富强”和“幸福”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下冒出来,需要我们付出代价
-
“建昌帮”中药业简史
-
作者:梅开丰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建昌帮”中药业简史
-
中国戏曲美学中的本色说
-
作者:黄仁生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曲论 中国戏曲 王骥德 明中叶以后 戏曲艺术 骈俪派 美学要求 汤显祖 戏剧艺术 剧坛
-
描述:现代的大曲论家吴梅还用了许多篇幅来探讨本色问题。 戏曲的本色理论,显然继承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审美理想,同时又体现出它作为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思潮与文艺思潮的涤荡和人们对于艺术规律认识的深入,它的理论触角伸入了艺术创作和
-
《金瓶梅》中的邸报新闻
-
作者:陈力丹 来源:新闻实践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邸报 新闻 西门庆 官方文书 我国古代 进奏院状 图书馆 王安石 杨万里 归义军
-
描述:现存于英国不列颠图书
-
文学中的“情悖于理”
-
作者:贾文昭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与理 文学作品 合情 别趣 杜甫 沧浪诗话 生活中 牡丹亭 生活逻辑 汤显祖
-
描述:一我们平时议论文学作品,常有一句口头禅,就是“合情合理”。情与理一致,看来是文学的常规。然而,文学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即只合情,不合理,情与理不一致,也就是“情悖于理”。
-
略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书信特点
-
作者:徐德志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材 书信体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司马光 我国古代 应用文 政治改革 斗争精神 后七子
-
描述:斥.充满了对保守派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表达了这位政治改革家的坚定意志和毫不动摇的态度.《报刘一丈书》是明代“后七子”之一宗臣的一篇著名的讽世之作.作者以激愤的感情,揭露了明朝嘉靖中
-
刘因生平思想考辨
-
作者:商聚德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因 许衡 生平思想 静修 吴澄 考辨 孙奇逢 文集 仕元 《宋元学案》
-
描述:所知。近年来,有关元代和刘因的文章和专著多了起来,填补了这个空白,引起了人们的很大兴趣。但是,关于刘因的生平及思想,说法上还颇有出入,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特就几个问题谈点浅见。
-
敬答刘衡如老先生
-
作者:李锄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灵枢·骨度 刘衡如 校勘者 背骨 说文 脊骨 释骨 灵枢经 沈氏 脊柱
-
描述: 刘衡如老先生《就〈灵枢·骨度〉背骨段校勘问题与李锄先生商讨》一文,对拙作《〈灵枢·骨度〉新校勘三则》中的一则提出异议,经反复研究,终难苟同,爰撰此文作答,并与刘老进一步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