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汤显祖之江西意识及其与吴文人的矛盾
作者:崔洛民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学风格  文学主张  创作主体  文人  地域  同情  化名  吴地  名士 
描述:和江右都属中国的南方,明朝文化的中心,多出文化名士的地方,但是不同的自然环境、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心态,从而产生了相异的文学风格。从这样的角度考察汤显祖与以王世贞为代表的吴文人
关于汤显祖的导演活动和剧作腔调--与高宇同志商榷
作者:詹慕陶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宜黄腔  海盐腔  牡丹亭  昆山腔  戏曲导演学  表演艺术  导演艺术  戏剧艺术  演员 
描述:是我国戏曲导演学的拓荒人,及其剧作腔调原为宜黄腔,笔者认为还是值得商榷的。兹提出看法如下:
汤显祖与戏曲导演学--一个戏曲导演的看法
作者:黄其道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导演学  汤显祖  导演理论  表演艺术  评点本  中国戏曲  戏剧评论  导演艺术  戏曲演员  遗产 
描述:抒管见。
我校举办“汤显祖与临川四梦”国际学术会议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汤显祖  汤显祖  国际学术会议  国际学术会议  上海昆剧团  上海昆剧团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组讨论  组讨论  市大学  市大学  剧家  剧家  拿大  拿大  曲史  曲史 
描述:国戏曲史上的巅峰之作——“临川四梦”(剧照见彩页),使与会者共享了学术的思辨和艺术的熏陶。
汤显祖与海盐腔——兼与高宇、詹慕陶二同志商榷
作者:叶长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海盐腔  昆山腔  宜黄腔  创作  戏曲史  商榷  弋阳腔  十七世纪  牡丹亭 
描述:是昆山之律,而是某种地方戏特定的格律;并以此证明汤显祖原是精通声律的,他的剧作并无不协律之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之多,足以说明问题本身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这里选取三种有代表性
再论我国导演学的拓荒人汤显祖--答詹慕陶
作者:高宇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导演学  导演艺术  具体内容  表演艺术  演员  戏剧艺术  戏曲音乐  科学命题  拓荒 
描述:大有好处的。在这里,我仅就戏曲导演学的理论遗产的发掘方面,敬答几点意见;主要的还在于向广大的导演理论工作者和从事戏曲导演实践的同行们广泛求取教益。
汤显祖与海盐腔
作者:叶长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与海盐腔
理无情有说汤翁
作者:叶长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情与理 
描述:时表示了戏曲创作超越时空的巨大力量与极大自由。
汤显祖宇宙观、人性论及社会观新探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学的,他一生汲取的学术营养既广且杂。“五经而外,读诸史百家,汲冢、连
“慕色”婉约秀美“还魂”相形见绌:关于《牡丹亭》的反思
作者:蒋星煜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还魂  还魂  汤显祖  汤显祖  游园  游园  惊梦  惊梦 
描述:出,“历千古不朽”之因就在这两出。换言之,全剧“慕色”写得婉约秀美,而“还魂”则相形见绌了。而于演之场上时,则既要考虑全剧是否全系精华,也要考虑当代观众的欣赏习惯,一味求全,不足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