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元刻元人别集(下)
作者:汪桂海  来源:文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别集  元人  黄丕烈  叶昌炽  王国维  张裕钊  虞集   
描述:伯生续编三卷(元)虞集撰题叶氏四爱堂一卷(元)虞集、吴全节等撰元后至元六年(1340)刘氏日新堂刻本(目录一至二叶影元抄配,卷中其他缺字影元抄配)。黄丕烈、叶昌炽、王国维跋,张裕钊、高时显题款
近代高等师范学堂创设“手工图画科”的第一人:李瑞清与书法
作者:孙洵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书法家  师范学堂  第一人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中青年学者  国画  手工 
描述:等,此论一出颇得与会代表赞同。于是会议
“吃”·“饮”·“医”
作者:卢禾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蒲松龄  王安石  杨万里  半山  唐诗  南宋  绝句    七绝  早餐 
描述::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喜爱半山(王安石)华丽飘逸、字惊句骇、意蕴隽永之,如痴如迷竟到了当做早餐吃的程度。不信请看他的一首七绝《读书》:船中活计只诗篇,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
多首
作者:戴盟  来源:茶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晶宫  牡丹亭  遂昌县  清心  迎春  演出  昆剧  黄龙  杭州  政府提供 
描述:多首
落第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世界(初中)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考试  落第  幸灾乐祸  打油诗  宋代  曾巩  参加  燕子  秀才 
描述:宋代曾巩、曾晔兄弟,早年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榜上无名,落第回乡。当时一些幸灾乐祸的人编了四句打油诗嘲笑他们。
作者:韩庆生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自珍  文天祥  贺知章  王安石  杜甫  名句  岑参  李白  陆游 
描述: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问世后,相继出现了屈原、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贺知章、陆游、岑参、文天祥、龚自珍等数以千计的杰出诗人。眼,就是他们在精心创作中用心血凝聚许多精妙绝伦、美目传神
王安石议政的政见与""性
作者:李唐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议政  议政  "以议政"  "以议政"  ""性  ""性 
描述:王安石议政的政见多以议论出之,"以议论为"是王安石诗歌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但他的议政是作"",而不是写政论,没有因政见的阐发而改变"带情韵以行"的审美特质.他在议政的创作中经常调动
漫谈“眼”和“词眼”
作者:陈志明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容词  动词  五言诗  七言诗  王安石  采采  薄言  锻炼  完全句 
描述:相传张僧繇画龙,一经点睛,便凌空飞去。眼,词眼,有似于此。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所谓眼词眼。微云、河汉、疏雨、梧桐,何等寻常的景物
中国古代咏春漫论
作者:江幼华 张助刚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色彩感  个性特征  白居易  比喻  辛弃疾  视觉形象  初春  杜甫  王安石  温庭筠 
描述:一自古道,画本一律。诗人与画家同样都要求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表现力。对于绘景咏物之作来说,尤其要求作者善于捕捉对象独具的个性特征,准确鲜明而有分寸地表现出来。古代咏春高手就充分展现出了这种才能
家为何钟情"西楼"
作者:张志刚  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晏几道  李煜词  出现频率  西边  宋词  采桑  月满  诗词  意象 
描述:"西楼"一词在宋词中出现频率是比较高的,如李煜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晏几道《采桑子》"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眼偷匀",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等,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