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
报纸(3)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
按年份分组
2014(2)
2013(1)
2012(1)
2009(1)
2007(1)
2003(1)
2000(1)
1995(2)
1991(1)
1988(1)
按来源分组
近代史研究(3)
思想政治课教学(1)
报刊文摘(1)
读书杂志(1)
共产党员(1)
史学理论研究(1)
学术研究(1)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1)
吉林日报(1)
理论探讨(1)
世界近代史不应是资本主义史
作者:暂无 来源:思想政治课教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世界近代史  资本主义史  历史分期  社会形态  工业革命 
描述:世界近代史不应是资本主义史
竖起中华民族脊梁-从刘大年的《美国侵华史》说起
作者:黄仁国  来源: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美国侵华史》  民族运动  中国  近代史  开创性  史料性  现实性 
描述:内容即近代化问题与民主独立问题的民族运动。以史为鉴,新世纪初,我们仍要继续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
关于清朝银钱比价变动的问题(下篇)
作者:杨端六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三年  银贵钱贱  不完全资料  道光朝  黄爵滋  近代史  史料  银钱比价  纹银  咸丰 
描述:,引起当时朝野人士的惊恐和尤虑,并纷纷提出意见,解释这一变动的原因,根据我所搜集的不完全资料,我把变动原因的看法归纳为五种,而其中主张银贵钱贱是由于纹银外流的看法实占大多数,所以我的上篇结论赞同这一派人士的看法,似
刘大年先生的“版权观”
作者:张扬  来源:新闻出版交流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版权问题  “盲区”  马克思主义史学  所有权  近代史  著作权法  揭发隐私  隐私权  自重自律 
描述:近代史研究所”字样。书中辑有刘大年在数十年中参加各种...
创新与实效的追求——吴照云教授《管理学》(第五版)评述
作者:黄速建  来源:当代财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管理学》  社会经济发展  边缘学科  理论与实践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管理过程  近代史 
描述:管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理,是人类近代史上发展最迅速、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为重大和深远的学科之一。《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课程,同时又是一门较为抽象的课程,要教好、学好这门课程,没有一本好的教材是不行的。
我的父亲侯外庐
作者:侯均初  来源:沧桑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侯外庐  汤显祖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司马迁  历史研究  文艺思想  近代史  研究成果  莎士比亚  历史学家 
描述:我的父亲侯外庐
王益撰文介绍商务印书馆在中日出版印刷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作者:  来源:印刷技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交流  出版印刷  商务印书馆  王益  合资经营  近代史  日本  亲密交往  中日合资  中国出版 
描述: 1993年12月日本印刷杂志TYPOGRAPHICS·ti第150期上发表了王益撰写的万言长文《中日出版印刷文化交流和商务印书馆》。作者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介绍了商务印书馆1895年创立后,特别是与日本合资经营后,与日本出版印刷界亲密交往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上)材料解析题精解
作者:宋以晔 张涛  来源:中学文科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材料解析题  林则徐  能力训练  重治吸食  中国民族工业  清政府  黄爵滋  参考答案  学习西方 
描述: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无吸食者自无兴贩,则外夷之烟自不来矣。……今欲加重罪名,必先重治吸食。1838年,黄爵滋奏折,载《黄爵滋奏疏许乃济奏议合刊》材料3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谨严弘毅 铸我学魂:我所感受的近代史研究所学风
作者:李长莉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  学风  感受  博士学位  刘大年 
描述:我于1985年考入近代史所,作为本所招收的第一届博士研究生,与姜涛兄一起师从刘大年先生攻读“中国近代史”博士学位。如果从那时算起,我进入本所已经25年了;后于1989年3月博士毕业正式留所工作,迄今
陶澍应是开启中国近代史的杰出政治家
作者:夏剑钦  来源:书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陶澍  林则徐  鸦片战争前夕  政治家  魏源  龚自珍  辛亥革命  政治事件  戊戌维新 
描述:后不着店,似乎历史上可以忽略或一笔带过的人物。究其原因,就在于陶澍既属古代史末期,又卒于鸦片战争前夕的1839年,这可说是以政治事件界定历史分期,给历史留下的一大遗憾,因为,它既对陶澍很不公平,又与历史事实极不相符。事实上,不论是亲历晚清的陶澍同时代人,还是晚清以后的历史学家都早已对陶澍有着不可置疑的历史评说。 陶澍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先看陶澍的顶头上司“道光”这位清代爱新觉罗氏第六代君主——曼宁宣宗皇帝的说法。道光帝于1820年快四十岁时从他父皇嘉庆帝那儿接过一个危机四伏的皇位后,便雄心勃勃,企图振衰起弊。虽然他在位三十年中重用的两名内阁大学士“盐枭首相曹振镛”和“世仆总管穆彰阿”都是庸佞之辈,但其间十多年对陶澍的“特达之知”,委以三省重任,还算是“知人善任”,也使自己在困境中稍有舒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