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李觏货币思想研究
作者:俞兆鹏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货币  货币思想  李觏  盗铸  货币起源  贾山  货币数量说  北宋中期  中国货币  商品总量 
描述:李觏(1009—1059年),是北宋中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曾提出过一些货币理论,主要集中在《李觏集》卷第十六《富国策》第八篇中。总的说来,李觏的货币思想不算高明,但仍有些可取之处,本文试图做些初步
评《宋代货币与货币流通研究》
作者:汪圣铎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货币流通  名义价值  货币  王安石变法  铜铁钱  货币问题  《宋会要辑稿》  金属货币  实际价值  宋哲宗 
描述:评《宋代货币与货币流通研究》
王安石与沈括的货币信用思想
作者:杨泽宇 雷从胜  来源: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沈括  货币信用思想  中国  唐宋时期 
描述:王安石与沈括的货币信用思想
国家银行的目标应是稳定货币
作者:张贵乐  来源:金融研究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稳定货币  国家银行  货币流通量  中国人民银行  银行体制  货币发行  专业银行  社会购买力  经济生活  社会主义建设 
描述:再一次就是目前,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和延续,七九、八○继续两年财政赤字,多发了一些票子,造成了货币流通量过多。这几次的时间加起来大约十七、八年,就是说,建国后的三十几年,我国至少有一半的
羊的文化影响管窥
作者:殷寄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影响  姜姓  图腾  黄帝  《说文》  《周礼  郑玄注  羌族  货币  西羌 
描述:六畜、(五牲、三
“财政”一词在我国的由来
作者:孙泉  来源:财会月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财政概念  科学术语  词史  周礼  日本明治维新  名词  时政  我国古代  货币  朝代 
描述:用了属于财政范畴或接近财政概念的若干术语。如“国用”“国计”“邦计”“经费”“理财”“计政”“度支”等。我们现在通用的“财政”这个术语是在清末由日本移植过来的。日本明治维新后,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从而也引进和创造了大量的科学术语。他们吸收了我国固有的“财”与“政”两个字,把吸收进来的Finances(法)一词译为“财政”。明治十四年(1882年),日本大藏大辅
古代的“刑”与“赎刑”
作者:斯维至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  征伐  周礼  司寇  货币  郭沫若  体罚  铜器  兵器  个人 
描述: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朴,以威民也。故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周礼、秋官、大司寇”:“大司寇之职,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
“东坡元丰”还是“东坡元祐”?
作者:潘景行  来源:中国钱币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北宋  物资市场  中国历代  王安石  货币  文学家  手书  司马光  仕途 
描述:,作为引玉之砖,请泉界专家与同好指正。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仕途坎
从青苗法看王安石变法的动机和效果
作者:张翊华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王安石变法  动机和效果  司马光  常平仓法  动机与效果  熙宁  商品经济  货币  高利贷者 
描述:锯式的反复激烈争议,在这些反对派中,确有不少才学渊博的有识之士,正因为反对者众多势大,故在神宗逝世后,元祐初政时,新法便被尽芟。此后从南宋到元明清数代之文人学者、政治家,凡论及王安石,大都以
邮票应是特殊的有价证券
作者:唐毅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伪造有价证券  邮票  财产权  邮资凭证  法律特征  赔偿请求权  邮政法  货币  所有权  刑法 
描述:票不可分离,谁持有并按规定使用邮票,谁就可以主张邮票表示的财产权;邮票设定的权利只能向国家邮政部门行使,且须将邮票贴付交邮。基于上述这样的理解,大多数国家要么通过邮政法将邮票直接界定为有价证券;要么通过刑法将伪造邮票罪纳入伪造有价证券罪予以处罚,从而间接地将邮票归入有价证券,我国1986年邮电部、国家工商局、公安部共同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