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3)
报纸(25)
学位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0)
地方风物 (2)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19)
2013(8)
2011(5)
2010(9)
2008(7)
2007(4)
2000(2)
1993(3)
1990(1)
1987(4)
按来源分组
其它(5)
云南日报(2)
财政研究资料(2)
怀化学院学报(1)
成功(教育版)(1)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西部大开发(1)
新华月报(1)
理财(1)
乡镇企业导报(1)
论北宋的体制之争
作者:胡安全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士大夫  宋朝  北宋中期  忧患意识  汉唐  文明体制  北方游牧民族  危机 
描述:一、汉唐帝国的危机与宋人的忧患意识纵观宋朝历史,我们可以感觉到从君臣到一般士大夫的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根源于汉唐帝国的全面危机。这些危机主要有三点:一是贵族分立势力的猖獗;二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强盛;三是汉文化的衰落。它们使宋朝君臣士大夫产生了烦燥、忧虑、恐惧甚至没落的情绪。
并非以文名行世:北宋王安石及其“熙宁新政”
作者:翁礼华  来源:浙江财税与会计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王安石  熙宁新政  财政  经济  青苗法  免役法 
描述:并非以文名行世:北宋王安石及其“熙宁新政”
2008年宏观调控重点应是防止全面通胀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工程建设通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宏观调控力度  通胀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农业  财政 
描述:日前,有关专家指出,2008年宏观调控的重点应该是防止局部的结构性的通货膨胀转化为整体的全面的通货膨胀。第一,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第二,进一步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第一段]
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应是实际处置后发生的损失
作者:韩萍 梁仁琼 廖永红  来源:财会通讯:综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资产损失  税前扣除  保险赔款  责任人  国务院  国税  财政 
描述:《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2009〕88号)对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进行了明确,即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依照国务院财政
宋朝财政管理体制简论
作者:包伟民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财政管理  朝廷钱物  王安石变法 
描述:宋朝财政管理体制简论
试论欧阳修的财政思想
作者:孔祥振  来源: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财政思想  经济思想  经验教训  北宋  王安石  财政  财政原则  农业税收  封建统治者 
描述: 北宋欧阳修的财政思想,作为其经济思想的主导环节,多是结合议论政治、军事、经济等现实问题表现出来的,并贯穿于其经济思想的诸多方面。笔者初探其农业、商业,漕运等思想时,曾涉及到他的一些财政观点
《周礼》的财政思想
作者:张守军  来源:山西财经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财政思想  天官  司书  财政管理  收支  宰夫  平均负担  财政支出  奢侈消费 
描述: 西周奴隶主阶级的财政思想集中反映在《周礼》一书中。据近人考证,《周礼》并非周公所作,而是战国儒家学派的作品。战国时儒家学派是一个保守的学派,他们主张复古,恢复西周奴隶制度。因此,《周礼》虽为战国
北宋财政的管理体制
作者:陈志强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财政管理体制  《续资治通鉴长编》  《文献通考》  北宋  王安石变法  司农寺  财政收入  三司  《宋史》  宋太祖 
描述:北宋财政的管理体制□陈志强公元960年,赵匡胤即位为宋太祖。他总结唐中叶以来的统治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反映在财政方面,主是统一库藏,把财政权从地方长官手中收回中央,使地方
王安石财政思想评介
作者:严清华 邓江峰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财政思想  公共财政 
描述:王安石的财政思想,既具有顺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先进性,又带有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深刻矛盾的幻想性。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公元11世纪王安石的改革虽然失败,但他的财政思想,却给21世纪的人们留下了广阔
财政”一词在我国的由来
作者:孙泉  来源:财会月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财政概念  科学术语  词史  周礼  日本明治维新  名词  时政  我国古代  货币  朝代 
描述:用了属于财政范畴或接近财政概念的若干术语。如“国用”“国计”“邦计”“经费”“理财”“计政”“度支”等。我们现在通用的“财政”这个术语是在清末由日本移植过来的。日本明治维新后,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