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汤显祖如何写《牡丹亭》之“梦”
-
作者:文静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境 梦境 虚实 虚实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心线索,推动戏剧发展的呢?本文也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
-
谈谈周礼对醉酒的约束
-
作者:谢芳琳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饮食礼仪 饮酒 借鉴意义 醉酒 约束 礼仪文化 礼记 行为 长辈
-
描述:中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周礼对醉酒行为的约束,于今颇有借鉴意义。《礼记·曲礼上》记载有陪同长辈喝酒时的礼仪: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长者辞,少者反席而饮。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
-
谈谈王安石的梅花诗
-
作者:戴华强 来源: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诗人 王安石 历史文化 道德观念 艺术家 描绘 题咏
-
描述:人们对于梅花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
-
一场舞蹈带来的灾难
-
作者:盛夏 来源:大科技(百科新说)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缠足 古代女性 宫廷舞蹈 生产劳动 三寸金莲 古代女子 自然条件 脱颖而出 进化 周礼
-
描述:诞事情发生。《周礼》记载,那时的鞋分为红鞋、黑鞋,各色鞋子均同一型制,并无大小区别,没有留下任何关于缠足的印迹。
-
赏心乐事《牡丹亭》:浅谈“知”在审美活动中的影响
-
作者:梁晓莹 来源:神州民俗(学术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 舞台演出 舞台演出 戏曲美学 戏曲美学
-
描述:《牡丹亭》四百多年的风雨历程,其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对一个经典剧目独特艺术价值和艺术规律的发现,而在于探究昆曲以及传统戏曲乃至整个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微妙联系,进而窥探整个民族审美心理和文化情结,并为
-
关不住的满园春色:再读《牡丹亭》之《闺塾》
-
作者:周芹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批判 批判 礼教 礼教 向往 向往 爱情与自由 爱情与自由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一部爱情的颂歌,尤其在封建礼教深入人心的年代里,其最大的价值是批判程朱理学桎梏,歌颂爱情与自由.本文主要依据第七出<闺塾>,分析主人公杜丽娘深受礼教的压抑,但仍然向往自由,加上春
-
《牡丹亭》的创作和民俗素材提炼
-
作者:黄天骥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素材 素材 传说 传说 提炼 提炼
-
描述:《牡丹亭》往往被视为婉雅之作,但是,它的故事框架,是建立在民俗素材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的。作者采撷了民间故事的情节,吸取了民间传说的精神,经过提炼、改造、加工、调整,许多场景也穿插了民俗仪典,使剧本
-
《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浅析
-
作者:吴梦雅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 爱情 生死 生死 梦 梦
-
描述: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记》中说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因情而梦,因梦而病,因病而亡,又因情而生,这生生死死皆为一个“情”
-
戏曲《牡丹亭》中体现的文化内涵
-
作者:廖抱一 来源:运动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虚实相生 情至 圆梦 尚空
-
描述:层次。而此四大层次,又源於中国哲学美学发展脉络中,所具有的儒家「情」与「性」、道家「虚实相生」、佛家「尚空」等思惟观点。
-
论《牡丹亭》的戏剧魅力
-
作者:薛晓妍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剧 戏剧 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 舞台调度 舞台调度 对白 对白 唱腔 唱腔 表演 表演 舞台美感 舞台美感
-
描述:戏剧作为人类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有过辉煌的历史和巨大的成就,今后将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人们。本文主要写自己对《牡丹亭》戏剧魅力的一些体会。全文主要分七个方面探讨《牡丹亭》的戏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