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213)
报纸(2137)
学位论文(126)
图书(66)
会议论文(39)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30)
历史名人 (1625)
地方风物 (8)
宗教集要 (6)
非遗保护 (5)
才乡教育 (4)
红色文化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640)
2010(503)
2009(452)
2008(503)
2007(331)
1999(80)
1996(52)
1983(45)
1981(4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6)
戏剧艺术(34)
四川戏剧(24)
大舞台(12)
文化艺术研究(10)
文献(6)
学术研究(5)
中国典籍与文化(5)
文学前沿(2)
江苏戏剧丛刊(1)
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成就与改进建议
作者:曹树钧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研究  中国戏曲研究  牡丹亭  牡丹亭  昆曲  昆曲  汤显祖  汤显祖  舞台演出  舞台演出 
描述:代青年观众的审美情趣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此剧能赢得当代青年观众青睐的重要原因。在表演上此剧尚需进一步精雕细刻,力求达到出出声情并茂。主要演员宜设AB制,以利于演员之间相互的学习和艺术上的竞争。
昆曲精华版《牡丹亭》的魅力
作者:孙书磊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精华  杜丽娘  华版  折子戏  服装设计  灯光设计  至情  离魂 
描述:一千余人前往东南大学礼堂观赏,盛况 空前。$$ 精华者,少而精致也。昆曲精华版《牡丹亭 编汤显祖的原
崇明岛上又见“牡丹亭
作者:高选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崇明岛  民间艺术  音乐演奏  崇明地区  崇明县  三四十年代  长廊式  群众文化  文化保护 
描述:在上海市进行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中,崇明县向化镇一批70多岁的民间老艺人在县文化馆业务老师的辅导下,于2004年恢复排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间音乐演奏活动——“牡丹亭”,同年10月1日,该队伍
牡丹亭》在舞台上的流转
作者:李小兰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戏曲舞台  演出  柳梦梅  至情  思想僵化  折子戏  艺术魅力 
描述:,实际上是以文字的形式描绘《牡丹亭》400年来动人心魄的浪漫之旅。——作者题记
复活的象征——浅谈《牡丹亭·惊梦》中柳生手中的那枝“柳”
作者:王国彬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柳梦梅  柳梦梅 
描述:作者以男性的视角为当时的女性塑造了男性拯救者。
牡丹亭》二度创作赏鉴——沪、台、美三地《牡丹亭》演出之比较
作者:费泳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度创作  杜丽娘  汤显祖  舞台  演员表演  昆曲艺术  中国昆剧  牡丹亭  观众  柳梦梅 
描述:牡丹亭》已流传四百余年了,是昆剧中最有代表性的剧目。自明代万历年间至今,几乎成了中国昆剧的发展缩影。杜丽娘这个“天下第一有情人”的艺术形象,不但给了传统社会的男女青年以极大的精神慰藉
青春版《牡丹亭》与“戏曲进校园”
作者:沈不沉  来源:温州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戏曲  苏州大学  座谈会  流行歌曲  演员  昆曲  温州师范学院  台湾作家 
描述:今年5月,我赴台湾参加“昆曲国际学术 研讨会”期间,听到由台湾作家白先勇策划的 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高 校演得非常火爆的消息。当时白先勇正在台 北,会议曾邀请他来对《牡丹亭》的演出
戏曲改编的民族性与现代化——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观后
作者:孙书磊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民族性  戏曲改编  青春  昆曲  现代化问题  中国气派  中国作风  民族戏剧  古典名剧  表现手段  新阶段  老百姓  毛泽东  强调  意味 
描述:戏曲改编的民族性与现代化——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观后
戏曲《牡丹亭》与王学左派思想
作者:陈虹  来源:铜陵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学左派  王学左派  汤氏思想  汤氏思想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明代王阳明学说的兴起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而王学左派对当时的思想界和文学界有着更为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戏曲家汤显祖所处的这一特定环境的介绍,以探讨汤氏思想形成及《牡丹亭》创作的意义和影响。
至“情”的化身——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艺术形象
作者:洪艳  来源: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至情  至情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爱情追求  爱情追求 
描述:汤显祖在其名剧《牡丹亭》中以遒劲的笔墨塑造出一个生动独特而又丰满的“至情者”的形象———杜丽娘。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在审美领域里把“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激扬到超越传统意识的高度。表现了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