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茧翁”汤显祖
-
作者:夏立 来源:古今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剧作家 无奈 因缘 诗
-
描述:剧作家汤显祖晚年有一号:茧翁。“茧翁”顾名思义乃茧中之翁也。细品之,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号。既有无可伸展拳脚之无奈,也有作茧自缚之自嘲,却更有节操自守之欣慰。据传,汤显祖取号时口占一绝:“不随器界不成窠
-
论汤显祖的诗学思想
-
作者:魏青青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诗学思想 发生论 构成论 审美论
-
描述:汤显祖是明代著名的戏曲家,不仅戏曲写得好,他的诗学思想也非常丰富。在发生论上,他提出“士奇则心灵,心灵则能飞动”的创作理念,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提倡抒写性灵,不拘格套。在构成论上,他认为“世总
-
汤显祖“至情”文论观研究
-
作者:公维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 文论观
-
描述:感缺失的当下,研究汤显祖的文论观除了其理论本身的价值外,其现实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试图通过汤显祖“至情”文论观的研究,找到能滋补当下情感缺失的理论根源。本文前置绪论,后置结束语,正文共分四章
-
略述清人对汤显祖诗文的评价
-
作者:黄建荣 韩锋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汤显祖 诗文 评价
-
描述:通过实践与总结,中体西用与经世致用互动升华,逐渐成为知识商人群体中的新生力量,重置了传统中国“士农工商”的社会排位格局。他们兼融中西文化内涵,凸显“中西合璧”的韵味,改变了中国社会心理与价值取向,在“中转”欧西文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向西方传播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充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前驱和中介,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文化移植起了首开风气的重要作用。他们关注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揭示了中国近代化的路向,不失为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急先锋。
-
论汤显祖的诗人本色和“四梦”的诗作特征
-
作者:俞为民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诗人 诗人 “四梦”诗作倾向 “四梦”诗作倾向
-
描述:《纳书楹四梦全谱》、钮少雅的《格正还魂记词调》、《缀白裘》所收的艺人改本,皆为"四梦"在舞台上的演出与流传作出了贡献。
-
汤显祖诗中女性考
-
作者:孙秋克 来源: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诗歌 女性形象 生平事迹 诗人性情 主情思想
-
描述:考索汤显祖诗歌中出现的女性形象,有其家庭生活中的妻妾、所读书史中的奇女子、所处社会生活中的女性等三类。探究这三类诗歌的内涵,有助于了解汤显祖的生活及性情、考订汤显祖的生平事迹,并进一步深入理解其主情
-
浅谈汤显祖如何写《牡丹亭》之“梦”
-
作者:文静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境 梦境 虚实 虚实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心线索,推动戏剧发展的呢?本文也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
-
明代戏曲插图中的白描艺术探微:以汤显祖的《牡丹亭》为例
-
作者:王春阳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插图 戏曲插图 白描 白描 线条 线条 构图 构图
-
描述:,从白描角度分析明代的戏曲插图的艺术特色。
-
黄京羲\汤显祖“至情”说比较
-
作者:雷斌慧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宗羲 汤显祖 至情
-
描述:将黄宗羲、汤显祖“至情”说比较,可加深对黄宗羲“至情”说的理解。黄宗羲“至情”说扎根于性情之辨。黄宗羲、汤显祖“至情”说之同在于以“真”为内核,以“灵”为外观,以“神”为桥梁。黄宗羲、汤显祖“至情
-
汤显祖与钱谦益丛考
-
作者:丁功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钱谦益 文字交往 庚戌科场案
-
描述:庚戌科场案的 政治前兆,也不可能在钱谦益面前影射韩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