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8)
报纸(2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8)
地方文献 (6)
才乡教育 (1)
文化溯源 (1)
非遗保护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17)
2013(11)
2012(19)
2011(17)
2010(10)
2009(12)
2008(8)
2007(4)
2006(9)
2003(3)
按来源分组
师道(2)
吉林教育(2)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1)
语文教学之友(1)
中国美术馆(1)
现代教学(1)
中小学管理(1)
中国烹饪(1)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
现代教育报(新闻周刊)(1)
课堂应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土地
作者:宁智明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生共同成长  课堂  土地  教育教学活动  三十年  竟然  学校  教师 
描述:课堂究竟是个什么地方?这个问题从脑子里一闪出来让自己着实吃了一惊!自己在课堂上站了三十年,竟然连课堂是什么地方也不清楚了吗?在人们的头脑中,这可能是一个不需要问也不值得问的问题。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
《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数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  学术研讨会  课堂  教育改革  高效  科研成果  知音  武汉市  黄鹤  数学教学 
描述:高效课堂的风采;来观摩精英们的科研成果,来见证获奖者的青春光彩
前置性学习应是语文教学有效课堂的保障
作者:秦悦  来源:长三角(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  前置  作业布置  中学语文教学  课堂  主动参与  教学环节  会学习  孔乙己 
描述:三,灵活变通。为了转变这种现状,我们便提出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这一理念说白了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
开发学生潜能 构建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学应是开放的活动过程
作者:刘从礼  来源:新课程导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培养学生  动手操作  多元智力理论  充分发展  课堂  数学知识  教育环境  认知环境 
描述:能的开发,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一、营造认知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问答
作者:班丽娜  来源:少儿科技博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毛  老师  课堂问答  诸葛亮  慈禧  恺撒  王安石  历史课  欧阳修  课堂气氛 
描述:下午第一节课是历史课,老师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唾,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你说,王安石和欧阳修有什么共同点?"
农村小学不应是一潭“死水”
作者:许玖庆  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村小学  农村教育事业  教学质量  学生生源  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投入  布局调整 
描述:当前,作为基础教育重要一环的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着诸多难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及时解决,将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一段]
教材还应是引子
作者:邓忠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思想  语文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高中  教材研究 
描述:教材还应是引子
语文课堂应是有效、多向和高质量的互动
作者:孙锁梅  来源:沙棘(科教纵横)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  多向  教学工作  战场 
描述:新时期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课业心理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课堂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战场,这个战场的胜负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成败,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
课堂应是充满爱的课堂
作者:王燕虹  来源:新教育(海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  课堂  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主动参与  小学生  小学生  学生个性  学生个性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  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  新课程  新课程 
描述:新课程呼唤新课堂应该是充满爱的课堂。小学生刚走进学校.他们就像那细嫩的芽儿.需要更多的关爱、呵护和引导。教师应促进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地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有道德的课堂应是情感体验的课堂
作者:王恒富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生活  情感体验  新课程理念  学生体验  现代教学  教室  学生素质  有限  时间 
描述:现代教学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出发点.用新课程理念去设计、组织、反馈教学,把有限的“教室课堂”教学活动置于无限的社会大背景之中.不断拓展和延伸“教室课堂”,致力于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腾出一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