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4)
报纸(26)
图书(6)
学位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6)
地方文献 (16)
宗教集要 (5)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16)
2012(6)
2010(17)
2003(2)
2001(4)
2000(4)
1999(9)
1998(8)
1995(10)
1983(3)
按来源分组
语文知识(3)
东方艺术(2)
紫禁城(1)
当代戏剧(1)
劳动保障世界(1)
北京艺术(1)
湛江日报(1)
中国画画刊(1)
寻根(1)
海南出版社(1)
《绍良书》书后
作者:曹旅宁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绍良  黄永年 
描述:2005年冬,周绍良遽归道山,黄永年闻讯后,撰写了这样一幅挽联:红著传世学林共赏传奇话本,老友归去何人与谈通鉴李唐。不仅评价了周先生的名山事
领导干部要有三种“风”
作者:张平升  来源:紫光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实话实说  领导讲话  公信力  力量  王安石  改革家 
描述:导必定是有公信力的领导,有公信力就有领导力。
六安入声字舒化现象分析
作者:何自胜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安  六安  入声舒化  入声舒化  成因  成因 
描述:对于官话入声字的消失,以往的研究多从方言类别和演变规律入手,重在描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透过复杂的语言事实来揭示入声为什么演变。通过对六安完全舒化字的分析,从九个方面揭示了六安入声舒化
从词汇扩散看六安入声字的演变
作者:何自胜  来源:黑河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入声  词汇扩散  舒化  六安 
描述:入声演变的过程和原因十分复杂,至今没有比较统一的理论和观点。我们利用词汇扩散理论来考察六安入声的消变,展示江淮官话入声演变的生动事实,诠释北方话“入派三声“的历时过程。
探访宜黄戏、抚州采茶戏风韵央视《长江戏》本周六来我市拍摄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晚报讯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大型戏曲文化专题片《长江戏》摄制组本周六将来我市拍摄采访宜黄戏和抚州采茶戏,将通过精美的画面和感人的故事情节,对这两个古老戏种的古今演变、历史故事
纪念著名作家刘绍棠与辽宁作家再乡土文学——-从“回归”到
作者:暂无 来源:辽沈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的味道,还是一块土,揉吧揉吧便自然被人注入了添加剂,然后打磨成大众关注的各类工艺。 1997年的3月1
“航空和高铁不是冤家是兄弟”:刘绍勇代表详解东航三大焦点
作者:杨金志 仇逸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航空和高铁不是冤家是兄弟”:刘绍勇代表详解东航三大焦点